光绘艺术家王思博:以光为笔,绘出东方美学新境界
光绘艺术家王思博:以光为笔,绘出东方美学新境界
2023年,一则新闻震惊了艺术界:中国光绘艺术家王思博带领328人,在广州创下“最多人同时绘制光绘”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幅名为《光绘醒狮》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光绘艺术的独特魅力,更标志着中国光绘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
光绘摄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利用相机的长曝光功能,在暗环境中捕捉光源的移动轨迹。这种艺术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40年代,摄影先驱Gjon Mili用灯光记录了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运动轨迹。而王思博的创新之处在于,他将这种西方起源的艺术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东方特色的光绘作品。
王思博与光绘艺术的结缘始于一次偶然。2010年,这位前国家橄榄球运动员在杂志上看到了毕加索的光绘作品《半人马》,深受震撼。他开始尝试用光绘记录自己的创意,从此踏上了一条独特的艺术之路。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龙、钟馗、山海经神兽等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光绘艺术中。2018年,他创作的《龙舞北京》打破了“世界最大光绘图案”的吉尼斯纪录,总面积达670.23平方米。2021年,他又以2021平方米的巨幅光绘作品《光之天籁》再次刷新了自己的纪录。
然而,王思博并不满足于创作大型光绘作品。在与瑞士高端腕表品牌积家的合作中,他开创性地将光绘艺术缩小到微型尺度。在“匠心制造”艺术合作计划中,他创作了《龘》《叒》《燚》三幅微型光绘作品,分别致敬积家的Reverso翻转系列、Duometre双翼系列和19世纪怀表。
这种从巨至微的转变,对王思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需要重新调整光球的大小,精确控制每一个动作,甚至在黑暗中依靠肌肉记忆完成创作。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展现了光绘艺术的另一种可能性。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王思博也开始探索光绘艺术与AI技术的结合。他参与了第三届《元宇宙艺术年度展@威尼斯》,在《提示词挑战》中展示了AI驱动的光绘作品。这种创新尝试不仅拓宽了光绘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为未来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如今,王思博正致力于将中国光绘艺术推向世界。他的《龙腾四海》项目计划在法国、瑞士等多个国家的地标建筑前绘制中国龙的形象,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橄榄球赛场到光绘艺术的巅峰,王思博用光绘艺术讲述着中国故事。正如他所说:“光绘最让我着迷之处在于,使用简单的光源,以光为笔,以黑夜为幕,发挥不拘一格的想象,创作出别具匠心的作品。”在王思博的手中,光绘艺术不再只是西方的专利,更成为了展现东方美学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