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阳卧:睡前10分钟畅通全身气血!
还阳卧:睡前10分钟畅通全身气血!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睡眠不佳、气血不畅的问题。还阳卧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只需睡前10分钟就能帮助你全身气血顺畅,提升睡眠质量。这个源于道教的养生修炼方法,在瑜伽中被称为束脚仰卧,能有效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温养肾气等多种功效。尤其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练习,是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的理想选择。
什么是还阳卧?
还阳卧,又称回阳卧,是一种源于道教的养生修炼方法,在瑜伽中被称为束脚仰卧。它主要通过特定的身体姿势,达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温养肾气等多种功效。这一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练习。
具体操作方法
- 自然平躺:仰卧于床上或硬板地上,全身放松。
- 双腿弯曲:两腿弯曲,两脚心(足底有涌泉穴)相对贴在一起,使双腿大致呈环状。
- 膝盖贴近床面:两侧膝盖尽量贴近床面,脚后跟尽量靠近会阴部,但不要勉强。
- 双手放置:双手可以放在小腹,掌心朝下;或将双手置于两腹股沟处。
保持这个姿势10~30分钟,每晚睡前练习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放松,量力而行,有膝关节或髋关节损伤的人应避免此动作。
主要功效
缓解下肢不适:人体的下肢在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负重状态,因此下肢血液容易受阻,引起肌肉紧张和僵硬。还阳卧通过舒展下肢,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的僵硬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这一姿势能够疏通下肢经络,特别是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对缓解下肢疲劳有显著效果。
促进气血运行:在还阳卧的过程中,全身肌肉组织得到拉伸,同时刺激身体的穴位,从而促进身体经脉的气血运行。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运行顺畅则身体健康。还阳卧通过刺激经络,加速气血流动,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供应。
温养肾气、升提中气:还阳卧对于肝、肾两经所主的各类疾病都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尤其是下焦疾病,如女性痛经、男性前列腺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这一姿势可以促进肾脏周围行血通畅,使肾脏得到更多的温养,从而起到温养肾气的作用。同时,腰部是肾之府,还阳卧以腰部为锻炼核心,有助于提升中气,增强身体抵抗力。
安神助眠: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面临睡眠问题。还阳卧通过促进气血运行,舒缓身体疲劳,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著名养生大师南怀瑾曾指出,养身三大事中,睡眠是第一重要的。睡前进行还阳卧,不仅可以振奋阳气,还能缓解疲劳感,使人更容易入睡,并延长深睡眠时间。
塑造身材:坚持还阳卧锻炼,有助于保持身材的匀称。这一姿势需要使用腰部及下肢的肌肉,适当坚持一段时间后,可使肌肉更加紧致有型,达到塑造身材的效果。同时,由于全身气血运行顺畅,新陈代谢加快,也有助于减少脂肪堆积。
适用人群
气血不足者:还阳卧适合气血不足的人群。主要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视力模糊、面色萎黄、皮肤粗糙、健忘心悸、头发干枯、手足麻木、失眠多梦、月经量少、头晕耳鸣、疲倦无力等。
男性:还阳卧对肝经、肾经所主导的疾病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对于下焦疾病,如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以及男性的前列腺炎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 膝关节或髋关节损伤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孕妇及经期女性慎练。
- 整个过程中注意放松,量力而行,不要勉强。
- 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外界干扰。
其他补气血的养生方法
金鸡独立:单腿站立,将另一脚心置于大腿内侧上端,脚趾朝下,脚跟紧贴大腿根部;双手自然垂放身体两侧,或合十上举。尽量保持单腿站立3~5分钟,之后换腿。中医认为,脾主肉、肾主骨,此动作能强健肌肉与骨骼,进而增强脾肾功能,促进全身气血流通。
搓手心:将双手合十,用力摩擦至发热。手掌心布满穴位,适当搓揉有利于舒筋通络、行气活血,从而激活全身的气血流动。
拍臀部:“拍臀”动作能刺激臀腿经络穴位,有助于疏通气血、活血化瘀。具体做法:站立,双手从臀部缓缓轻拍至小腿,每次持续约5分钟,直至局部感到发热为宜。
站桩: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弯,双手在胸前或腹前弯曲;调整身形,头部摆正,下颌微松,双肩等高,髋骨持平;重心集中在脚趾与前脚掌。站桩需循序渐进,初始可从5分钟开始,逐渐延长至每次20~30分钟。
单手举臂: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全身气血运行受阻。调养脾胃可借鉴八段锦中的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此动作能刺激腹部的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促进脾气上升、胃气下降,实现气机平衡。
还阳卧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只需睡前10分钟就能帮助你全身气血顺畅,提升睡眠质量。这个源于道教的养生修炼方法,在瑜伽中被称为束脚仰卧,能有效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温养肾气等多种功效。尤其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练习,是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