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推荐:咳嗽病因及治疗全攻略
中华医学会推荐:咳嗽病因及治疗全攻略
近期,中华医学会发布了《中国咳嗽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这份权威指南详细阐述了咳嗽的各种常见病因及其治疗方法,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咳嗽是常见的症状,但其病因复杂多样,需要科学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
咳嗽的分类与常见病因
咳嗽按病程可分为三类:急性咳嗽(持续时间<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每天痰量>10 ml)。
急性咳嗽:最常见病因为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其次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等原有疾病的加重,或者为环境因素或职业因素暴露。
亚急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PIC),其次为慢性咳嗽的亚急性阶段,少部分为迁延性感染性咳嗽。
慢性咳嗽:常见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和变应性咳嗽(AC),共占慢性咳嗽病因的70%~95%。国内以CVA最常见,占慢性咳嗽病因的32.6%,其次为UACS和EB,而GERC近年有增多趋势。
诊断方法
咳嗽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医生会询问咳嗽的持续时间、性质、诱发因素等,并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X线胸片、肺功能检查、诱导痰细胞学检查等,有助于明确病因。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推荐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联合镇咳药物。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除非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以对症处理为主,剧烈干咳者可适当应用镇咳剂,痰不易咳出者使用祛痰剂或黏痰溶解剂。疑诊为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一般不必常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镇咳药选择:剧烈的频繁干咳可选用喷托维林、可待因、右美沙芬等。有痰且不易咳出时应使用祛痰药,如溴己新、氨溴索、桉柠蒎、羧甲司坦、乙酰半胱氨酸等。
祛痰药使用:氨溴索具有粘液排除促进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能改善呼吸状况。乙酰半胱氨酸则能溶解痰液中的二硫键,降低痰的粘滞性,使痰液易于咳出。
非药物治疗
日常护理:保持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缓解干燥;抬高枕头睡觉,减少鼻腔分泌物流入喉咙引发咳嗽;多喝水,稀释痰液,帮助排出。
饮食调理:食用润肺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有助于缓解干咳。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中医调理:根据症状选择适合的汤方,如干咳无痰可选用海底椰雪耳木瓜百合炖瘦肉,痰黄稠多则适合鱼腥草南北杏炖脊骨。
注意事项
如果咳嗽持续不愈或出现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请尽快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希望你早日康复!
咳嗽虽是常见症状,但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病因。通过科学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大多数咳嗽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但当咳嗽持续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