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铁集团发布新规:高铁驾驶员健康管理全面升级
国铁集团发布新规:高铁驾驶员健康管理全面升级
近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发布《高铁驾驶员职业健康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高铁驾驶员的健康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这是继2021年《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健康检查规范》实施后,铁路部门再次对驾驶员健康管理进行升级。
体检标准全面升级
根据《规定》,高铁驾驶员的体检标准进一步严格。除了原有的视力、听力、血压等基本指标外,新增了心电图、脑电图、心理测评等项目。其中,心理测评将作为重点考核内容,以确保驾驶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们对高铁驾驶员的体检标准进行了全面升级,”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增的心电图和脑电图检查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驾驶员的心脑血管健康状况,而心理测评则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辅导常态化
《规定》要求,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应建立高铁驾驶员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具体措施包括:
- 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心理健康讲座或团体辅导活动
- 每半年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 每年安排一次心理调适休假
“心理健康是高铁驾驶员职业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张驰表示,“常态化心理健康辅导能够帮助驾驶员及时缓解工作压力,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职业防护措施加强
为保障高铁驾驶员的职业健康,《规定》还提出了一系列职业防护措施:
- 优化工作环境:改善驾驶室通风、照明条件,配备舒适座椅
- 合理安排作息:严格执行4小时工作制,确保充足休息时间
- 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驾驶员生理指标,异常情况及时预警
“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对高铁驾驶员职业健康的重视,”中国铁路科学院研究员李强表示,“通过优化工作环境和作息安排,可以有效降低职业病发生率。”
培训与考核同步强化
《规定》明确,高铁驾驶员每年需接受不少于40学时的职业健康培训,内容涵盖健康管理知识、应急处置技能等。同时,将职业健康管理纳入驾驶员年度考核指标,对未达到健康标准的驾驶员,将暂停其驾驶资格。
“培训与考核的强化,能够提升驾驶员的健康管理意识,”国铁集团劳动和卫生部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对驾驶员个人负责,更是对旅客安全负责。”
专家解读:新规意义重大
“此次发布的《高铁驾驶员职业健康管理规定》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研究员孙承业表示,“它不仅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更为高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展,高铁驾驶员的职业健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此次新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铁驾驶员健康管理迈入新阶段,为保障驾驶员身心健康、提升铁路运输安全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