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4.36亿年前的惊人发现:从鱼到两栖动物的进化之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4.36亿年前的惊人发现:从鱼到两栖动物的进化之谜

引用
中国科学院
10
来源
1.
https://www.cas.cn/cm/202410/t20241009_5035158.shtml
2.
https://news.mydrivers.com/1/1003/1003441.htm
3.
https://www.sohu.com/a/830770273_120012577
4.
http://www.jpchinapress.com/static/content/SS/2024-06-05/1247940430990974500.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0/13/76207841_1136191606.shtml
6.
https://m.qidian.com/ask/qmiskwzjdmi
7.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4676434-99367376-f
8.
https://m.ebiotrade.com/newsf/2024-8/20240815000234767.htm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9F%E5%91%BD%E5%8F%B2
10.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737315
01

4.36亿年前的惊人发现:从鱼到两栖动物的进化之谜

2024年10月,中国科学家在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古鱼类化石——双叉苗家鱼。这一发现不仅为古生物学界增添了新的成员,更为"从鱼演化到人"的漫长历程提供了新的关键证据。

02

双叉苗家鱼:揭示四肢起源的关键线索

双叉苗家鱼是在重庆市东南部,距今约4.36亿年的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期迴星哨组被发现的。其正型标本为一件连接躯干的不完整头甲化石,现收藏于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双叉苗家鱼的名字来源于其侧横管末端分叉这一特征,属名"苗家"则来源于当地的主要少数民族苗族。

双叉苗家鱼属于盔甲鱼类中的真盔甲鱼类,这一类别在分类地位上处于早期脊椎动物演化的关键节点。盔甲鱼类是甲胄鱼类中极度繁盛的类群之一,占据了无颌类中的绝大多数,在当时构成了脊椎动物的主体。真盔甲鱼类自4.3亿年前和基干类群分化后,一直延续到早泥盆世布拉格期(距今约4.1亿年),个体普遍较小,头甲呈三角形,或有吻突。

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是一个以远古鱼类为主的生物群,其中的鱼类多种多样且保存精美。这一发现不仅大大改变了对脊椎动物早期演化的传统认知,也让我们有机会去研究一些过去未知的演化信息,如颌的起源、偶鳍雏形等身体构型的早期演化。

03

鳍褶理论的关键证据

双叉苗家鱼的发现为脊椎动物成对附肢起源的"鳍褶理论"提供了关键化石证据。在双叉苗家鱼的身体腹面两侧,研究团队发现了成对的鳍褶,这与2022年报道的灵动土家鱼中的鳍褶结构相似。这些鳍褶的存在可能代表着腹部鳍褶在盔甲鱼中广泛存在,而正是这对鳍褶演化为了脊椎动物登上陆地的四肢,成为脊椎动物称霸地球的"左膀右臂"。

研究团队通过详细的比较解剖学研究,发现双叉苗家鱼和灵动土家鱼关系密切,具有中背管短、侧横管末端分叉等相似的特征。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双叉苗家鱼与灵动土家鱼共同组成一个单系类群,被命名为土家鱼科。土家鱼科是继"涌洞鱼科"之后,重庆命名的第二个科级古生物分类单元,为脊椎动物生命演化之树增添了原始的粗壮枝干。

双叉苗家鱼不仅为我们探索中国本土物种——盔甲鱼类的身体结构演化提供了方向,还为认识志留纪鱼类侧线系统的形态以及其躯体侧线与头部侧线的连接方式提供了新的关键科学信息。侧线是存在于鱼类和两栖类身上重要的感觉器官,通过侧线脊椎动物能够感知外界水的流向、压力,探测周围环境和其他生物并快速做出反应。此次在双叉苗家鱼中发现的成对侧线,为理解盔甲鱼类侧线系统的形态和功能提供了新的线索。

04

从鱼到人的演化历程

"从鱼到人"的演化历程始于大约5亿年前,经历了从最早的无颌类演化变成有颌类、肉鳍鱼类,之后登上陆地变成两栖类和哺乳动物,最终演化成人类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每一步演化都留下了丰富的化石证据。例如,提塔利克鱼是一种生活在大约3.75亿年前的晚泥盆纪时期的鱼类,其鳍内包含了类似于四足动物的肩膀、肘部和手腕的骨骼,这些结构表明它的鳍不仅用于游泳,还可以支撑其身体重量,帮助它在浅水中移动或部分登上陆地。提塔利克鱼的发现填补了古生物学中关于鱼类和四足动物之间过渡形式的空白。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为"从鱼到人"的演化理论提供了支持。例如,人类和鱼类在一些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上仍然保持了高度一致的基因相似性,这表明尽管经过了数亿年的进化,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依然紧密。

双叉苗家鱼的发现再次证明了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化石记录,科学家可以追踪物种的变化和进化路径,揭示生命的奥秘。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我们还会发现更多证据来证明"从鱼到人"的演化历程,让这一宏伟的生命演化篇章更加完整和清晰。

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发现,不仅为古生物学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也让我们有机会一睹数亿年前脊椎动物"远祖"的奇特面貌。这一发现不仅改变了我们对生命演化的传统认知,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类自身的起源和演化历程。未来,随着更多化石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相信我们还会揭开更多关于生命演化的神秘面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