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代杯”获奖论文揭秘:孩子为何争抢玩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代杯”获奖论文揭秘:孩子为何争抢玩具?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31A02CCR00
2.
https://www.hbqj.gov.cn/sswj/xwzx/gzdt/202501/t20250114_5501629.html
3.
https://www.eduease.com/zixun_info-id-105725.htm
4.
http://www.news.cn/fashion/20241223/e006f371b1ea4da58b3489356e811a44/c.html
5.
https://www.cnsece.com/
6.
http://www.whfles.com/aboutTeaher.html
7.
https://www.youshiok.com/blog/35961
8.
https://www.53ai.com/news/qianyanjishu/2024062694568.html

在2024年第二十四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中,一篇题为《简析幼儿争抢玩具的原因及教育策略》的论文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篇获奖论文深入探讨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争抢玩具这一普遍现象,不仅揭示了其背后的心理学原因,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01

为什么孩子会争抢玩具?

研究发现,幼儿争抢玩具的行为并非偶然,而是其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行为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意识发展:2-3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他们认为自己喜欢或看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这种“万物皆我有”的认知,使得他们在看到心仪的玩具时,会本能地想要据为己有。

  2. 所有权概念模糊:幼儿尚未完全理解物品归属的概念,缺乏分享意识。在他们看来,手上的玩具就是自己的,别人不能抢,同时自己也可以抢别人的。

  3. 模仿行为:孩子会从周围环境中学习行为模式。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出现争夺行为,或者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类似场景,孩子很可能会模仿这些行为。

02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面对幼儿争抢玩具的行为,家长和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呢?专家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倾听孩子的心声:对于喜欢争强好胜的孩子,他们会有两种表现:赢了会开心,输了会发脾气。对于前者,家长可以表达出对孩子的关爱,弱化他们对输赢结果的关注;对于后者,家长可以倾听他们的情绪发泄,鼓励他们振作起来。

  2. 引导孩子的好胜心:喜欢争强好胜的孩子,无论是因为爱表现还是充满虚荣心,都不是好的品质。然而,如果家长能巧妙地引导他们的好胜心,将其用在学习上,岂不是将有害变为有益呢?

  3. 家长应自我反省:要防止孩子争强好胜,家长们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千万别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争强好胜的心态。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模仿大人的行为。

  4. 培养孩子的抗挫折意识:好胜的孩子通常都很容易受挫折的打击。因此,家长们不能过于溺爱孩子,应该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如自己起床穿衣、刷牙洗脸、整理书包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面对问题的能力和坚强的内心。

03

实践案例:商业幼儿园的探索

在实际教育实践中,一些幼儿园已经开始了有益的探索。以商业幼儿园为例,该园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组织各类集体游戏和活动,教师们引导孩子们学会轮流玩耍,体验分享的乐趣。

例如,在一次“玩具交换日”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带上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教师首先向孩子们解释了交换的规则: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交换,但必须征得对方同意。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引导和鼓励。

活动结束后,许多孩子都表示非常喜欢这种交换的方式,既玩到了新的玩具,又学会了尊重他人的选择。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有效减少了争抢行为,还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04

结语

幼儿争抢玩具的行为虽然常见,但绝非小事一桩。它关系到孩子的心理发展、社交能力的培养,乃至未来人格的塑造。通过科学的教育引导,我们不仅能帮助孩子们克服这一阶段的困扰,更能为他们奠定健康、自信、合作的人生基础。

正如“当代杯”获奖论文所揭示的,面对幼儿争抢玩具的行为,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的说教或惩罚,而是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心理机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这既是教育的艺术,更是爱的智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