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兽焉》动画制作揭秘:从漫画到动画的蜕变之路
《有兽焉》动画制作揭秘:从漫画到动画的蜕变之路
《有兽焉》是一部改编自同名漫画的网络动画,以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背景和精美的画面效果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这部动画不仅怀旧追忆逝去的传统文化,还通过与《非人哉》的联动增加了趣味性。虽然裹糖刀和白泽未在动画中联动令人遗憾,但可爱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依然吸引了大量粉丝。本文将深入解析《有兽焉》的制作背景与特色,带你了解这部动画背后的故事。
制作团队与背景
《有兽焉》的制作公司分子互动成立于2012年,最初专注于社交媒体创意营销业务,2015年进入"条漫"板块,2016年决定将《非人哉》动画化,2018年动画版《非人哉》正式上线。在《非人哉》动画化之初,最大的困难是从零开始组建动画团队。需要组建团队、学习动画制作的流程管理,起步的时候蛮艰难的。好在《非人哉》的漫画影响力,这给动画化打下了基础。
从2016年组建动画组到2018年《非人哉》上线,再到《有兽焉》上线,分子互动对产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人才招聘和培养成了他们早期最专注的问题。而在动画化的过程中,分子互动团队也会遇到制作层面的挑战。以2023年上线的作品《有兽焉》为例,其漫画原作故事的主线推进缓慢,而在动画制作中,则需要考虑如何协调动画的节奏与主线,使其更符合动画逻辑且能够被观众接受。
动画制作特色
技术层面
《有兽焉》的动画制作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四足动物主角的原画要求更高,需要颠覆之前《非人哉》的经验。在不同兽的形态表现上,分子互动需要颠覆很多在制作《非人哉》时积累的经验,通过不断打磨,让动物形态表演和人型角色表演的各自特点发挥出来。
在动画化的过程中,团队需要协调动画节奏与漫画主线,使其更符合动画逻辑。《有兽焉》动画选择参考美式橡皮管风格,这种风格的动画在细节处理上相对简单,注重角色表情和动作,常常给人一种幽默、夸张和生动的感觉。
艺术层面
角色设计上,团队注重保留神话特色的同时进行萌化处理,使神兽形象更贴近现代审美。角色们毛茸茸的质感与偏可爱、软萌的形象,都是在创作阶段就确定的。这样的设计对于角色产品化确实更有利。据骨朵观察,目前动画IP的衍生品主要以毛绒玩具为主,3D立牌、徽章为辅。而形象可爱、材质柔软的毛绒玩具,是许多动画IP方2023年的主要发力方向。
场景设定融合古今元素,如鹿人店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云南自然风光。重要场景鹿人店融合了古今元素,店内珍宝琳琅满目,展现了神兽与人类世界的奇妙交集。其设计灵感来源于云南的自然风光,力求在梦幻与真实之间找到平衡。
音乐与配音
主题曲《有兽焉》由洛天依演唱,歌词由徐博和大河内航太创作,旋律轻快,为作品增色不少。配音演员阵容强大,包括杨凝、阿杰、涂鸦等知名配音演员。在动画化时,为了更好地接近原作漫画的对白感,他们选择了偏吐槽动画的表演风格来进行呈现。
商业化与联动
《有兽焉》的商业化策略包括毛绒玩具等衍生品开发。与迷你世界的联动引发争议,但这也反映了IP的商业价值。在每个新阶段,分子互动都需要找到IP价值不同的实现方式。这对决策者的市场眼光来说是一种考验。《非人哉》《有兽焉》《万圣街》这些作品能否实现稳健发展和价值创造,有些时候正取决于决策者的那些"一念之间"。
从2016年组建动画组到2018年《非人哉》上线,再到《有兽焉》上线,分子互动对产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人才招聘和培养成了他们早期最专注的问题。而在动画化的过程中,分子互动团队也会遇到制作层面的挑战。以2023年上线的作品《有兽焉》为例,其漫画原作故事的主线推进缓慢,而在动画制作中,则需要考虑如何协调动画的节奏与主线,使其更符合动画逻辑且能够被观众接受。
《有兽焉》作为分子互动推出的第三个动画IP,在漫画阶段,公司就考虑了它的商业化更适合哪种类型。角色们毛茸茸的质感与偏可爱、软萌的形象,都是在创作阶段就确定的。实际上,这样的设计对于角色产品化确实更有利。据骨朵观察,目前动画IP的衍生品主要以毛绒玩具为主,3D立牌、徽章为辅。而形象可爱、材质柔软的毛绒玩具,是许多动画IP方2023年的主要发力方向。
不论是《非人哉》还是《有兽焉》,都是具有大量原著粉丝基础的漫画。在动画化过程中,徐博与团队最担心的就是无法满足老粉丝的新需求,难以给到他们惊喜。他们必须不断地去突破自己。尤其对于已经运营了八年的《非人哉》来说,分子互动需要做出更搞笑的剧情、更好的画面,才能保证其生命力的长久。
而在漫画作品动画化时,分子互动主要看中漫画的精髓。以《有兽焉》为例,漫画原著的美术风格是带有笔触质感的粗粝蜡笔画风,而在动画化时,导演放弃了这一风格。"在动画里面我们没有办法完全去还原这种美术,漫画里这样的质感是为了呈现一种毛茸茸的感觉,那么在动画化时,就可以使用更适合动画的方式来呈现这种质感。"
在动画化时,动画项目的表演风格也十分重要。《有兽焉》选择参考美式橡皮管风格,这种风格的动画在细节处理上相对简单,注重角色表情和动作,常常给人一种幽默、夸张和生动的感觉;《非人哉》则更偏参考日式吐槽动画,以幽默、戏谑、吐槽为主要元素,这类动画往往通过幽默和搞笑的吐槽方式,传递一些对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思考。
2022年,分子互动还参与了冬奥大电影《我们的冬奥》中《九月的冬季假日》篇章的制作,《非人哉》是这部电影的第二个故事。主角九月和她的小伙伴在精疲力尽的工作之余,偶遇了乔装打扮的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并在与冰墩墩的相处中体验了很多冰雪运动项目。"《非人哉》漫画、动画都是在小屏幕上看的,但在影院大银幕上,需要对美术设定更丰富细腻。"在《九月的冬季假日》还未上线之前,徐博和团队一直担心粉丝不能接受主角形象的变化。但"登上大银幕,我们就必须要做相应的变化。"好在最终的结果是好的,粉丝对《非人哉》主角这一改变的接受度很高。
总结
《有兽焉》的成功离不开分子互动团队的精心制作和不断创新。从最初的漫画创作到动画化,再到商业化开发,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这部动画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国产动画在制作技术和艺术表现上的进步。随着国漫产业的不断发展,相信我们会看到更多像《有兽焉》这样优秀的国产动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