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低空经济领跑全国,广东新能源汽车加速转型
深圳低空经济领跑全国,广东新能源汽车加速转型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今年全国两会中,“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全球低空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城市,深圳率先发力,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场景应用为驱动,高效推进产业发展布局。
深圳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在深圳,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正在快速拓展。目前,深圳一些大学、社区、景区都布置上了外卖无人机柜,无人机送餐只需十几分钟。此外,血液无人机、海洋巡检无人机等也在深圳得到广泛应用。深圳还开通了无人机送黄金、送乳鸽等特色服务,使得送货线路变得更加立体。
深圳还开通了多条直升机航线,连接大湾区城市。东部通航战略部总经理蔡武群表示,随着新型eVTOL的面世,深圳市内飞行的价格将比地面出租车贵2-3倍,但出行效率也将大幅提升。
低空经济的安全保障
深圳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安全保障措施。深圳出台了《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从多个方面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
无人机的安全飞行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深圳的无人机停机场能够同时停放30多架中型无人机,通过地面二维码和无人机视觉系统实现精准降落。每架无人机都配备8个旋翼和降落伞,确保飞行安全。无人机调度中心通过电脑系统控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速度和航线,目前每天有900多架无人机在空中飞行。全市统一的航线申报调度平台正在建设中,将进一步提升无人机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广东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除了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广东在制造业这一传统强项上也在向新突破。作为全国汽车生产和消费第一大省,广东汽车制造业积极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推动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目前,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是“广东制造”。
位于广州番禺的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是全球唯一一个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相比于传统的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采用智能制造技术,600多个机器人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有序工作,完成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的组装。这座工厂可以实现订单实时转化为细分到每个零件的“配料表”,并迅速发往车间,实时组装不同的车型,提供10万多种个性化选装方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两辆车的下线时间间隔只有53秒,这个速度比行业内的一般标准的64秒,缩短了整整11秒的时间。可别小看这11秒,对于一家大型工厂而言,终端每缩短一秒,就意味着前端五六百个生产工位都要具备相应的调整能力,最终实现整体交付周期缩短33%,可实现从下单至交车2周内完成。
以这家“灯塔工厂”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涵盖电池、电控、底盘、车身等汽车核心零部件的产业链供应生态圈,这些企业与车厂密切高效互动,从提出需求到供应配件,有的最快30分钟内就能实现。在“灯塔工厂”的带动下,这些配件厂商们也在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产能,并构建起了大中小企业“大手拉小手”的融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