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年人如何避免保健品骗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年人如何避免保健品骗局?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903287
2.
https://www.amz123.com/ask/h2C9Q37k
3.
http://smzt.gd.gov.cn/mzzx/qgmz/content/post_4453383.html
4.
https://news.suning.com/m/wtoutiao/bcdetail/4963688630.html
5.
https://m.cqn.com.cn/ms/content/2024-03/12/content_9035320.htm
6.
http://www.cnts.gov.cn/tssrmzf/hdjl/ywzsk/mz/content/post_3124006.html
7.
https://www.aimhealthyu.com/tw/article/43/health-food-labels-tips
8.
http://tnzyy.com/sys-nd/3.html
9.
https://www.aimhealthyu.com/tw/article/81/health-supplements-for-elderly

“这款产品是最新科研成果,能治疗各种老年疾病,现在购买还有优惠!”面对这样的宣传,许多老年人难以抵挡诱惑,纷纷掏腰包购买所谓的“保健品”。然而,这些看似神奇的产品,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案件屡见不鲜。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望和信息辨别能力较弱的特点,设计了各种诈骗手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常见的诈骗套路:

  1. 假冒身份:骗子往往会伪装成专家、医生或科研人员,通过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方式接近老年人,获取他们的信任。

  2. 夸大功效:将普通食品或保健食品吹嘘成能治疗各种疾病的“神药”,甚至声称可以延年益寿。

  3. 情感营销:通过组织旅游、赠送小礼品等方式,与老年人建立感情,降低他们的防备心理。

  4. 限时优惠:制造紧迫感,声称产品供不应求,需要抓紧时间购买,不给老年人冷静思考的机会。

  5. 保密要求:要求老年人不要将购买产品的事情告诉家人,以免“好心”被“误解”。

面对这些精心设计的骗局,老年人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防范建议:

  1. 查看批准文号:正规的药品会有“国药准字”,保健品则有“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可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真伪。

  2. 认准“蓝帽子”标识:保健食品的包装上必须有蓝色的“保健食品”标识,没有这个标识的很可能是假冒产品。

  3. 理性对待宣传:不要轻信“包治百病”、“最新科研成果”等夸大其词的宣传,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更不可能治疗疾病。

  4. 选择正规渠道:尽量在大型连锁药店或正规超市购买,避免在街头巷尾的临时摊点或不明来源的网络平台购物。

  5. 保留购物凭证:一旦发现产品有问题,可以及时维权。

  6. 多与家人沟通: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多听听家人的意见,不要轻易做决定。

除了老年人自身提高警惕外,家庭成员也应承担起责任:

  • 关注老人需求:多陪伴老人,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和心理需求,不要让骗子有机可乘。

  • 普及防骗知识:耐心向老人解释保健品和药品的区别,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保健观念。

  • 合理引导消费:如果老人确实需要保健品,可以帮助他们选择正规产品,并控制消费金额。

  • 及时发现异常:留意老人的日常行为,如果发现频繁外出听课、大量购买产品等情况,要引起重视。

最后,我们要明白,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最好方法。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体检远比任何保健品都来得实在。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老年人远离保健品诈骗,安享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