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娇耳”到饺子:张仲景的善举与北方春节饮食文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娇耳”到饺子:张仲景的善举与北方春节饮食文化

引用
腾讯
11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21A04H1700
2.
https://www.sohu.com/a/757330002_121840131
3.
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221/47774818.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2A008OY00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5%BA%E5%AD%90/28977
6.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205/c14739-40173452.html
7.
https://epaper.southcn.com/m/ipaper/nfrb/html/202402/15/content_10090383.html
8.
https://bk.taobao.com/k/jiaozi_1800/141465a15fa46cc5e3fbc6e55264aa48.html
9.
http://www.news.cn/mrdx/2024-02/13/c_1310764259.htm
10.
https://www.nfnews.com/content/xovxgaPg3J.html
11.
https://www.zaobao.com.sg/lifestyle/columns/story20240502-3549736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坏耳朵没人管。”这句流传已久的民间谚语,道出了饺子在北方冬季饮食中的重要地位。而饺子与冬至、春节等节日的渊源,要追溯到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的一段佳话。

01

张仲景的善举:从“娇耳”到饺子

相传,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告老还乡正值隆冬时节。他看到许多贫寒百姓因寒冷而冻伤耳朵,心中十分不忍。于是,他研制出一种名为“祛寒娇耳汤”的食疗方子,将羊肉和驱寒药物一起煮熟,切碎后包入面皮,制成形似耳朵的食物,分发给求药的民众。人们食用后,不仅感到全身暖和,冻伤的耳朵也逐渐痊愈。

这种形状酷似耳朵的食物,被后人称为“饺子”或“扁食”。为了纪念张仲景的善举,北方地区逐渐形成了冬至和春节吃饺子的习俗。这一传统延续至今,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感恩行善的美德。

02

饺子在北方春节饮食中的地位

在北方,饺子是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美食。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不仅是对新年的庆祝,更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饺子的形状似元宝,寓意“招财进宝”,而不同的馅料则承载着不同的美好寓意:芹菜馅寓意“勤奋上进”,韭菜馅寓意“长长久久”。

03

饺子的历史演变

考古发现将饺子的历史追溯至春秋时期。在山东滕州薛国故城遗址中,考古学者发现了一件铜簠,其中摆放着状似水饺的食物,这表明饺子的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到了东汉、三国时期,饺子已成为西南地区餐桌上颇受欢迎的美食。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的饺子,与现代饺子在大小形状上几乎一模一样,进一步印证了饺子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悠久历史。

04

饺子的制作与创新

传统的饺子制作讲究“皮薄馅大”。面皮要擀得薄而有韧性,馅料则要鲜美多汁。随着时代的发展,饺子的馅料种类日益丰富,从传统的猪肉大葱、韭菜鸡蛋,到现代的海鲜、水果等创新口味,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同时,速冻饺子、微波饺子等新型产品的出现,为现代人提供了便捷的解决方案。

如今,饺子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寄托。它承载着中国人对家庭团圆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正如张仲景当年所期待的那样,这道源自医圣的“娇耳”,在千百年的传承中,不仅温暖了人们的胃,更温暖了中国人的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