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与大数据:未来战争的关键引擎
AI与大数据:未来战争的关键引擎
2025年1月,美国五角大楼启动了一项为期90天的AI计划,旨在评估生成式AI在现实军事场景中的表现。这一计划标志着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预示着未来战争形态的重大转变。
AI与大数据在作战领域的革命性应用
在地面作战领域,AI与大数据的应用已经展现出惊人的潜力。以俄乌冲突为例,美国Palantir公司开发的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为乌军提供了关键支持。该系统能够在1小时内为乌军提供俄军军事部署、动向研判及高价值目标位置等敏感情报支援。在一次行动中,乌军利用Palantir平台的AIP系统,成功识别并摧毁了一辆敌方T-80主战坦克。这一过程展示了AI在情报融合分析、战场态势感知和指挥决策方面的强大能力。
海上作战领域同样见证了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2021年5月,英国海军首次在“强大盾牌”海上演习中使用人工智能,通过“惊奇”和Sycoiea软件提高早期威胁发现能力。美国海军则通过“开放式舰船”项目,利用AI分析每天从海上船只捕获的大量数据。在2022年11月的“数字地平线”演习中,美海军第五舰队将新型海上无人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为未来无人舰艇编队的部署奠定了基础。
AI重塑军事指挥决策流程
五角大楼的90天AI计划正是为了探索AI在军事指挥决策中的应用潜力。该计划将重点测试生成式AI在海军环境中的表现,目标是彻底改变军事指挥官处理战场信息、了解环境和发布命令的方式。
然而,AI在军事决策中的应用也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算力问题,AI模型需要大量资源,现有基础设施可能无法满足关键军事行动中的高强度处理需求。其次是安全性问题,对AI系统的过度依赖可能导致战略风险,特别是在高风险情境中。此外,军事人员对AI的接受度和理解程度也是影响其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军事强国的AI竞赛
美国、中国和俄罗斯都在积极布局AI军事应用。美国通过DARPA的“空战演进”项目和“天空博格人”项目,推进AI在空战和无人机领域的应用。中国则在人工智能武器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在信息战和心理战领域。俄罗斯则利用AI加强虚假信息活动,试图影响地区稳定和选举结果。
军事伦理挑战与未来展望
随着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带来的伦理挑战也日益凸显。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AI军事应用存在多重风险,包括技术不确定性、社会影响等。报告建议建立一个全面的框架,以系统性地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
AI与大数据正在重塑现代战争的面貌,从情报收集、决策支持到实际作战,其影响力无处不在。然而,如何在发挥AI优势的同时,确保其安全、可控和符合伦理规范,将是未来军事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