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放鞭炮被罚?这些规定你得知道!
新年放鞭炮被罚?这些规定你得知道!
随着春节临近,多地陆续发布烟花爆竹燃放新规。然而,在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一些人却因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而受到处罚。
1月29日,青岛警方通报多起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案件。其中,市南区王某、李沧区傅某某、崂山区周某某等多人因在禁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罚款。
这些案例再次敲响警钟:违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会破坏环境,还可能危及公共安全,更会面临法律制裁。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未经许可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或者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燃放作业单位和作业人员违反焰火燃放安全规程、燃放作业方案进行燃放作业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燃放,对责任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也明确指出,在城市人民政府禁止的时段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出台具体规定。以大连为例,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全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文物保护单位、交通枢纽、易燃易爆物品场所等重点区域也列入禁放名单。沈阳则将三环绕城高速公路环线以内区域列为禁放区,并对违规燃放行为实施严厉处罚。
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的代价有多大?东阳市民许某因将烟花爆竹固定在无人机上燃放,被依法处以行政罚款。陶某等三人携带礼花弹在学校附近燃放,同样受到批评教育并被罚款。这些案例表明,任何违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各地对烟花爆竹的管理政策有所调整。部分城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放宽燃放限制,划定特定区域和时段供市民燃放。这一变化体现了政府对民意的回应,也彰显了城市管理的温度与智慧。
然而,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在可以燃放的区域,市民也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选择合格产品,按照说明正确燃放,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新春佳节,安全第一。让我们共同遵守规定,文明过节,用安全环保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