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瓷宫:6万件瓷器铸就的艺术殿堂
景德镇瓷宫:6万件瓷器铸就的艺术殿堂
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新平村,有一座被誉为“现代版瓷房子”的独特建筑——瓷宫。这座由6万件瓷器精心铸就的艺术殿堂,不仅展示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更凝聚了一位老人对陶瓷文化的执着追求。
瓷宫:6万件瓷器的艺术殿堂
瓷宫由余二妹老人于2010年发起建造,灵感来源于天津的一座瓷房子。这座建筑以绚烂的外观与细腻的雕琢令人赏心悦目。瓷宫的外观风格源于客家围屋,既有方形结构,也有圆形构造,每栋房屋都镶嵌了数以万计的瓷片、瓷瓶、瓷盘等陶瓷艺术品,看似随意混搭,实则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考量,含有美好的寓意。
瓷宫的建筑风格仿照客家围屋,有圆形和方形结构,外墙镶嵌数万件瓷片、瓷瓶、瓷盘等陶瓷艺术品。这些瓷器被精心镶嵌在建筑的外墙和内部装饰中,包含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等多种类型,通过解构主义手法重新组合,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一位老人的陶瓷梦
余二妹老人与陶瓷的缘分始于12岁。那年,她在舅舅开的陶瓷作坊里打工学艺,从此便与陶瓷结下了不解之缘。长大后,她先后在景德镇市艺术、红光、人民等瓷厂从事过陶瓷生产和销售工作。因为自小养成的陶瓷情怀和自身孜孜不倦地钻研,她最终从一名普通女工,成长为拥有自己独立陶瓷厂——黄坛瓷厂的创业者。
在创业过程中,余二妹经历了无数的困苦和磨难,但对瓷器的热爱从未动摇。她开始注重搜集各种陶瓷,几十年来,余二妹先后收藏了6万余件各式各样的瓷器珍品,部分藏品甚至是国内外一些拍卖会上流拍的孤品。
2010年,余二妹已年届八十,本该是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纪。可一次天津之行,改变了余二妹此后的人生轨迹。她在天津看到了一座令人惊艳的瓷砌房屋,瞬间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从那时起,她就萌发了建造一座“瓷宫”的念头。
这个念头一经萌生,就像一粒种子深深植根于余二妹的内心,无论阻力有多大,都未曾动摇过。可建“瓷宫”没有钱怎么办?她便将祖辈留下的老房子卖掉筹集启动资金。在选址上又反复推敲,后在当地村里帮助和支持下,终于选中了“鲶鱼村”这块风水宝地。
2011年,余二妹正式开始建设“瓷宫”。资金缺口还很大,怎么办?余二妹为了筹集资金,余二妹变卖了家中所有的值钱物和房产,连那些自己一直舍不得出手的瓷器珍藏也不例外。她还借遍了所有亲朋好友,最困难的时候,已经借不到了钱了,她便用融资的办法筹集资金。在通常的情况下,融资都比较难,更何况已经80多岁的老人,想融资就更难了。后来,很多人都被她的执着感动了,纷纷出手相助。余二妹先后筹集到2000万元资金,用于建造瓷宫。
在建设瓷宫的七年中,老人吃尽了苦头,生活上节衣缩食,晚上睡在工地上的草棚里。子女们因为她这个“疯狂”的想法,几乎与她断绝了往来;外界无数人对余二妹的举动表示疑惑和不解,认为她“自讨苦吃”“糊涂”了。一些亲朋好友劝她别做傻事,留下这笔巨额财富给子孙后代。但她对此不以为然。从项目一经启动,她唯一的想法就是赶快完工,尽快让自己的梦想成真。
为了打造出“博物馆”的样子,她用收藏的6万多件瓷器,砸成80吨碎瓷片一一嵌入墙壁。数年后,位于浮梁县新平村的第一座圆形宫殿“瓷宫”诞生了。这座斥资6000万元、容纳6万多件藏品,上下三层集纳各类陶瓷的私人宫殿,还被评为了2A级旅游景区。“瓷宫”全部以瓷器和瓷片为材料,有最经典的花纹,有最绚丽的色彩,承载着瓷器的过往、生命和未来。
打卡攻略:如何玩转瓷宫
瓷宫的开放时间为每天8:00-17:30,门票价格为25元/人。游客既可以自驾前往,也可以从景德镇市区打车抵达,车程约半小时。为了获得最佳游览体验,建议早上早点到达,以避开人流高峰。
瓷宫内有多个经典打卡点,其中最推荐的是圆形围屋的天井。这里不仅能够拍摄到瓷宫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貌,还能感受到阳光透过瓷片缝隙洒落的梦幻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位置经常吸引大量游客拍照,建议耐心等待或选择清晨人少时前来拍摄。
除了拍照打卡,游客还可以在瓷宫内欣赏到各种精美的陶瓷艺术品。从传统的青花瓷到现代的创意陶瓷,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此外,瓷宫内还设有陶瓷体验区,游客可以亲手尝试制作陶瓷,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
2024年6月,余二妹老人离世,享年93岁。但她留下的瓷宫,已经成为景德镇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这座由6万件瓷器铸就的艺术殿堂,不仅展示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更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如余二妹老人所说:“我这一生,能看到瓷宫建成,此生便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