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普宁英歌:从潮汕走向世界的战舞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普宁英歌:从潮汕走向世界的战舞传奇

引用
百度
12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B1%E6%AD%8C%E8%88%9E/7072555
2.
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24-02-20/3249486.html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524042
4.
http://paper.people.com.cn/zgcsb/html/2024-02/19/content_26042510.htm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0A08WQY00
6.
https://m.sohu.com/a/792598447_121123772/?pvid=000115_3w_a
7.
https://www.zsnews.cn/news/index/view/cateid/37/id/722021.html
8.
http://www.puning.gov.cn/zfxxgkmlfg/jyspnsmtzrmzf/qt/content/post_876622.html
9.
https://www.baike.com/wikiid/6813304669700884141
10.
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4-02/20/content_30755969.htm?v=pc
11.
https://www.52hrtt.com/sln/n/w/info/G1737100010005
12.
http://www.puning.gov.cn/xwzx/pnxw/content/post_842633.html

2024年2月11日,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上演了一场震撼人心的东方战舞。普宁南山英歌队的6分钟表演《英歌雄风》,吸引了多达70万现场观众,让世界见证了这门源自中国潮汕地区的传统艺术。

01

三百年战舞:从水浒到潮汕

普宁英歌,这门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汉族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潮汕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它融合了南派武术、戏剧等艺术元素,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手持短木棒互相对击,动作刚劲有力,节奏强烈。

英歌舞的起源众说纷纭,但与《水浒传》的联系最为紧密。表演者通常会装扮成梁山好汉,通过舞蹈展现英雄气概。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是简单的舞蹈,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崇尚英雄、追求正义的价值观。

02

从濒危到出圈:英歌舞的复兴之路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门古老的艺术面临着传承危机。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记载,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传承人老化等原因,普宁英歌队伍曾一度青黄不接,逐渐萎缩。

转折点出现在2024年春节。普宁一支英歌队的新年演出夜训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让这门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传统舞蹈突然闯入大众视野。据统计,2024年春节期间,普宁市的英歌队数量从2022年的103支迅速增长到150多支。在普宁市文化馆馆长陈丹萍的印象中,"拜师的人快踏破门槛"。

英歌舞的热潮不仅体现在队伍数量的增长,更体现在其社会影响力上。2024年春节假期,汕头市共接待游客超507万人次,同比增长43.4%;旅游收入达43.7亿元,增长133.03%。许多游客表示,正是为了观看英歌舞表演而特意前来。

03

创新驱动:古老艺术的现代演绎

英歌舞之所以能够重新焕发生机,与其不断创新密不可分。以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为例,总教练李俊浩自2015年起就开始对英歌舞的动作进行设计创新,融合南枝拳、少林拳和太极剑等武术元素,甚至吸纳街舞元素,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

在视觉呈现上,英歌队也进行了大胆尝试。例如,榕城厚洋聚义英歌队改良了头饰和服饰材料,采用更绚丽的配色,让表演更具观赏性。同时,他们还创新性地采用了角色竞争制度,让每个队员都能适应不同角色,增强了团队的灵活性和表演质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英歌舞开始走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2024年春节期间,普宁南山英歌队在伦敦演出大获成功。同年5月,富美青年英歌队赴泰国演出,三天行程中与当地英歌队开展多场交流演出,用英歌搭建起中泰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04

文化传承:从"非遗"到"活遗"

普宁英歌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范例。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要焕发新生,需要在保持其独特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善于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正如普宁英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来发所说:"创新,才能让年轻人喜欢;喜欢,才能让年轻人成为传承人。"如今的英歌舞,已经从一个地方性的民间艺术,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华文化名片。

然而,英歌舞的发展之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不断创新?如何平衡商业化与文化传承的关系?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思考。

无论如何,普宁英歌的成功为我们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无限可能。这门古老的战舞,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