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教你预防眼底出血
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教你预防眼底出血
眼底出血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糖尿病、高血压、高度近视等。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专家提醒,预防眼底出血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尤其是高危人群更应注意。
高危人群需警惕
眼底出血并非独立的眼病,而是多种眼病和全身性疾病的共同表现。以下几类人群需要特别警惕: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血管,导致血管壁变薄、脆弱,容易破裂出血。
高血压患者:长期高血压会使视网膜小动脉硬化,增加血管破裂风险。
50岁以上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眼部血管逐渐老化,更容易发生眼底出血。
高度近视人群:高度近视会导致眼球结构变形,视网膜变薄,增加眼底出血风险。
日常预防措施
控制血糖和血压: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糖和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健康饮食:均衡摄入各类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等,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向下动作。
合理用眼:每工作40分钟休息2-3分钟,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注意用眼卫生。
避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保持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尤其是不要在黑暗环境中长时间使用手机。
定期检查: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特殊情况注意事项
聚餐时:避免大吃大喝、饮酒猜拳等可能导致血糖、血压升高的行为。
搬重物时:避免突然发力,高度近视患者尤其要注意。
外出游玩时:尽量避免过山车、蹦极等刺激性项目。
日常生活中: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中医调理建议
药膳调理:脾虚者可多食用茯苓、山药等;肝火旺者可饮用枸杞、菊花茶;肾阴虚者可食用桑葚、黑豆等。
中医理疗:如离子导入、针灸、耳尖放血等,可改善眼底血液循环。
眼底出血虽然可怕,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定期检查,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专家提醒,一旦发现视力模糊、眼前黑影飘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切勿拖延。保护眼睛,从日常预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