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春节非遗盛宴:龙舞、变脸与火壶带来浓浓年味!
潼南春节非遗盛宴:龙舞、变脸与火壶带来浓浓年味!
夜幕降临,重庆市潼南区时代广场上灯火璀璨,一场非遗文化盛宴正在上演。作为2025年新春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非遗贺新春赶个年味集”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
非遗表演:传统艺术的现代演绎
随着激昂的鼓点响起,潼南花岩彩龙舞率先登场。舞龙者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色彩斑斓的长龙,在舞台上翻腾跳跃,变幻出各种姿态。这条由数十节龙身组成的巨龙,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而下,仿佛在空中游走,栩栩如生。每个动作都凝聚着舞龙者的汗水与智慧,每一个转身都诉说着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与敬仰。
紧接着,被誉为“东方魔术”的川剧变脸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表演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随着音乐的节奏变换,一张张精美的脸谱在瞬间交替出现,让人目不暇接。这种神奇的技艺不仅展现了表演者的高超技巧,更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神秘魅力。
最令人震撼的是非遗火壶表演。表演者手持燃烧的火壶,火焰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耀眼的弧线,如同一条条火龙在空中飞舞。每一次火焰的喷射都伴随着观众的惊呼声,每一次旋转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种充满力量与美感的表演,不仅展示了表演者的勇气与技巧,更传递着“百家安宁”的美好祝愿。
非遗美食:舌尖上的文化传承
在非遗表演区的另一侧,一场美食盛宴也在同步上演。胡氏糖画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观众。只见艺人手持小勺,以糖液为墨,在石板上快速绘制出栩栩如生的图案,无论是威武的龙、灵动的蝴蝶,还是憨态可掬的卡通人物,都在他的手下栩栩如生。待糖画冷却凝固后,一根竹签轻轻一插,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便完成了。这种将绘画与糖艺完美结合的技艺,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
不远处的彭记手工麻花摊位同样人气爆棚。麻花师傅现场展示着传统的制作工艺,将面团反复搓揉、拉伸、扭转,最后形成一根根金黄酥脆的麻花。这种看似简单的工艺,却蕴含着几代人的智慧与匠心。每一根麻花都凝聚着师傅们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传承。
非遗手工艺:指尖上的文化传承
在杨闇公杨尚昆旧居陈列馆,一场别开生面的元旦社教活动正在举行。活动现场,“玲珑匠心”建筑雕刻拓片体验吸引众多游客目光。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参与者们将宣纸固定在刻件上,蘸上墨汁,反复拓印,最终揭下宣纸,福字、喜字、鸳鸯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便跃然纸上。这种传统的拓印技艺,不仅让参与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大家在动手实践中增长了知识。
在实验小学校内,一场别具特色的剪纸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非遗手艺人张建正在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剪纸。他耐心地讲解着剪纸的技巧:“剪的时候,线条要走稳,慢慢修,剪匀称了才不会断。”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手中的剪刀在纸上灵活地穿梭,不一会儿,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便呈现在眼前。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更传递着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非遗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这场非遗文化盛宴不仅是一次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在活动现场,除了传统的非遗表演,还有活泼欢快的少儿舞蹈、活力四射的爵士舞以及富有贺岁气氛的现代歌舞轮番上演,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市民高敏对此次活动赞不绝口:“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如此多的非遗表演,尤其是火壶和变脸的双重震撼,真是太壮观了,让我深切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场非遗文化盛宴不仅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更让他们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潼南不仅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为当地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土地上,非遗文化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