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晚舞台上的非遗舞蹈之美:白蛇传与西湖绸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晚舞台上的非遗舞蹈之美:白蛇传与西湖绸伞

引用
网易
17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8OLR1P0514R9KQ.html
2.
https://www.sohu.com/a/786115533_121225760
3.
https://m.ixigua.com/zhuanti/7465790530031552512
4.
https://m.ixigua.com/zhuanti/7465806750277634087
5.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0A021RH00
6.
https://news.cctv.com/2024/10/03/ARTI5SGWB1A8lgQI9Sbi4ufW241003.shtml
7.
http://www.xinhuanet.com/ent/20250121/79217036277b464a94ccd9d70946046b/c.html
8.
http://www.cq.xinhuanet.com/20250129/a8f1e4346aac4788a7aab25f5ac7cc5a/c.html
9.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0%9F%E4%BC%9E/65351881
10.
http://guocuijingju.com/jjwz/html/?43815.html
11.
https://news.ycwb.com/2025-01/29/content_53212836.htm
12.
https://news.sina.cn/2025-01-28/detail-inehpyiw4923791.d.html
13.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1788
14.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60481
15.
https://www.zaobao.com.sg/lifestyle/culture/story20250128-5739186
16.
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4299776.html
17.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h411t7ee/

在2024年的春晚上,非遗元素大放异彩,其中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白蛇传传说”为线索的小品《借伞》尤为引人注目。节目中,西湖绸伞不仅作为推动情节的重要道具,还巧妙地融合了京剧、粤剧、川剧、越剧等多种戏曲形式,展现了丝绸的婉约柔美与竹骨的绰约风姿。这一创新性的表演不仅让观众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当代生命力。

01

西湖绸伞:非遗工艺的匠心独运

作为“西湖之花”的西湖绸伞,始创于1932年,以杭州本地独有的淡竹和杭州丝绸为原料,经过伞骨制作、伞面装饰、贴青复原等18道工序精制而成。其最大特色在于“撑开一把伞,收拢一节竹”,伞骨由一节竹筒制成,不用任何黏合剂,伞面则采用刷花、彩绘或刺绣等技法装饰,既具实用性,又富艺术价值。

在2024年春晚的《借伞》节目中,西湖绸伞作为重要道具亮相。这些伞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宋志明团队耗时近20天精心制作,伞面采用电力纺材质,图案选用三潭印月,并专门设计了伞头造型。为了达到最佳舞台效果,团队与节目组多次沟通调整,最终呈现出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美感。

02

戏曲荟萃:四大剧种的创新演绎

《借伞》节目以《白蛇传》中“断桥借伞”的经典桥段为蓝本,创新性地融合了京剧、粤剧、川剧、越剧四种戏曲形式。每个剧种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白蛇传》的不同韵味:

  • 京剧版:以大气端庄著称,保留了经典唱段和表演,在不破坏京剧艺术本体的前提下,尝试探索用现代视角和科技手段,丰富舞台空间和人物情感表达。

  • 粤剧版:以新编《白蛇传·情》为基础,唱腔婉转动听,动作俏皮活泼,注重与现代观众的审美对接。广东粤剧院派出青年演员谭清怡、苏美琪分饰白蛇、青蛇,演出结束后,谭清怡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分享了参加春晚的经历。

  • 川剧版:融合文戏武戏,特色技巧如托举、蛇缠腰等,青儿角色由旦角和生角交替出演。重庆市川剧院的青年演员周星雨、唐纬在节目中惊艳亮相,展现了川剧的独特魅力。

  • 越剧版:以柔美委婉著称,注重唱腔和舞姿的结合,追求唯美艺术效果。南京市建邺区越韵戏曲艺术团在演出中加大了舞蹈的分量,使演出效果更加生动精彩。

03

非遗传承:文化自信的时代新篇

春晚不仅是非遗文化的展示平台,更是传承与创新的舞台。正如李子柒在春晚开场展示的13项非遗技艺,从传统植物染料到南京云锦,从潍坊风筝到扬州绒花,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这些非遗元素的融入,不仅让节目更具观赏性,更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西湖绸伞技艺传承人宋志明表示,虽然西湖绸伞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但“撑开一把伞,收拢一节竹”的灵魂不能变。这种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理念,正是非遗文化保持生命力的关键。

春晚作为一场创新文化实践,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盛宴,增强了文化自信。通过这一平台,非遗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魅力,同时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未来,非遗将继续在创新中传承,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向世界展示更为丰富的中国文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