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多重荧光免疫组化:癌症治疗新利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多重荧光免疫组化:癌症治疗新利器

引用
科学网
9
来源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4/520193.shtm
2.
https://m.sohu.com/a/808874140_120325361/?pvid=000115_3w_a
3.
http://www.caca.org.cn/system/2024/04/02/030087133.shtml
4.
http://www.caivd-org.cn/m/article.asp?id=16441
5.
http://www.tumor.org.cn/Fingertip/detail/id/13320.html
6.
http://www.southmed.cn/sys-nd/3203.html
7.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2439839050b0.html
8.
https://www.univ-bio.com/article/id-5859.html
9.
https://m.biomart.cn/news/16/3227328.htm

近年来,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mIHC)作为下一代病理诊断的重要工具,正在改变癌症治疗的格局。它不仅能够精确标记多种免疫细胞,还能通过定量分析提供详细的肿瘤微环境信息,为精准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技术原理:突破传统限制

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基于酪氨信号放大原理,利用辣根过氧化酶(HRP)对靶蛋白进行高密度原位标记。具体来说,TSA荧光染料由酪胺分子和荧光染料偶联而成。在过氧化氢环境中,非活性的酪胺分子被HRP催化激活,与邻近蛋白形成共价键结合,使荧光信号得以放大。通过多轮复染,可以在一张组织切片上实现多达8-9种靶标的原位检测。

这种技术突破了传统免疫组化的局限性。传统方法通常只能检测1-3个靶标,且结果判断依赖于主观经验。而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通过定量分析,提高了检测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

临床应用:从诊断到治疗决策

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从精准诊断到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都展现了其独特优势。

揭示耐药机制

空军军医大学樊代明院士团队最近在《Cell》上发表的研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研究聚焦胃癌治疗中的重大挑战——耐药问题。研究团队利用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深入解析了胃癌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的肿瘤微环境,发现牛磺酸缺乏是导致肿瘤免疫逃逸和耐药复发的关键因素。

研究揭示了一条由胃癌细胞通过SLC6A6转运体竞争性摄取牛磺酸的新机制。牛磺酸缺乏会诱发CD8+ T细胞内质网应激,促进ATF4转录,进而导致免疫检查点表达和T细胞耗竭。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化疗和免疫治疗“双重耐药”的分子机理,还为临床提供了新的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优化治疗方案

在结直肠癌领域,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同样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同时检测MSI/MMR状态、HER2状态等多种标志物,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类型,预测治疗反应,从而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例如,MSI-H状态的患者可能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更敏感,而HER2阳性的患者则可能从靶向治疗中获益。

未来展望:精准医疗的新时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有望在癌症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它不仅能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疾病,还能动态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整合多组学数据,包括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组信息,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肿瘤生物学特性,为患者提供真正个性化的治疗。

然而,这项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在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同时降低成本,如何标准化操作流程以减少人为误差,以及如何更好地整合多维度数据等。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完善,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病理诊断正在从传统的形态学分析向分子水平的精准检测转变。它不仅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整个医疗领域开启了精准医疗的新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