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银财富爆雷后,余增云失联引发的投资警钟
海银财富爆雷后,余增云失联引发的投资警钟
近日,一则关于创兴资源实际控制人余增云失联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9月13日,创兴资源(600193.SH)再次跌停,这是该公司官宣实际控制人余增云“失去联系”后的第4个跌停板。伴随余增云的“失联”,其背后“华侨系”的诸多问题浮出水面。界面新闻了解到,余增云旗下华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侨控股”)旗下理财产品已爆雷,众多投资者多日到其办公室维权。
无独有偶,就在余增云失联事件发酵之际,另一家大型理财公司——海银财富也因涉嫌非法集资犯罪被立案侦查。据南都记者报道,海银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银财富”)近期被上海警方立案侦查,对韩某某、韩某、王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中,韩某某、韩某对应的是海银财富的实际控制人——韩宏伟、韩啸父子,王某则是韩宏伟的妻子、海银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王沛。
海银财富的爆雷并非偶然。据证券时报报道,海银财富存量理财产品发行时间基本在2022年之后,涉及的发行人共计22家,发行的产品数量共计465只,总规模高达716.9亿元。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理财产品涉嫌多项违规操作,包括通过数十个空壳公司进行资金募集,借道“伪金交所”登记备案,底层资产与募集说明书严重不符等。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让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也引发了市场对整个理财行业的信任危机。许多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其投资选择,并对高收益承诺持更加谨慎的态度。同时,这些事件也暴露了行业内的诸多问题,如资金池运作、非法集资等,促使监管机构加强对第三方理财公司的审查和规范。
事实上,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据21世纪经济报道,针对近期理财子公司盛行的“自建估值模型”,金融监管部门开始出手干预,要求理财子公司不得违规通过收盘价、平滑估值及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去熨平产品净值波动。此外,各地政府也在加强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风险整治。奉节县人民政府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市民警惕部分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非法从事金融业务,包括虚假宣传、诱导客户购买违规发行代销的私募基金、公募基金、“海外基金”、保险、理财等金融产品,或违规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涉嫌非法集资、非法经营等违法行为。
这些事件和监管行动无疑将加速理财行业的洗牌。一些风险管理能力较弱或存在违规行为的小型理财公司可能面临淘汰,而稳健经营的公司则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同时,这些事件也凸显了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更多人意识到,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必须充分了解产品风险并提高金融素养。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些事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摒弃“保本保收益”的幻想。其次,要提高风险意识,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了解产品的底层资产和风险特征。最后,要选择正规渠道和有资质的金融机构,远离非法集资和违规产品。
海银财富和余增云事件的余波仍在持续,但这些事件也将成为推动理财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加强监管、提升透明度和投资者教育,我们有望看到一个更加规范、健康的理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