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是协同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安全高效、公平普惠、清洁低碳、多能融合的农村现代能源体系,不仅能够保障农村能源供应,还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高质量电力供应与服务是关键环节,电网互联将传统电源、分布式电源等有机融合,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引领:农村能源革命的新蓝图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能源体系建设。《“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乡村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多能融合的现代农村能源体系。具体目标包括:
- 到2025年,东部地区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94%,中西部地区不低于99.85%。
- 推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
- 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
这些政策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实践:多地探索清洁能源新模式
在政策引导下,各地积极探索农村能源转型的新模式,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山东文登:打造种养循环综合体
文登县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造多种形式的种养循环综合体,包括种养结合基地2个、农牧循环一体化企业5个。同时,扎实推进乡村能源站建设,建设乡镇供电所、电工组(农村能源站)32处、农机维修服务点25处,农业各类服务组织2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1905家,服务涵盖全区90%以上的村、10万农户。按照“新能源+区镇村景观示范”思路,利用区镇村三级公园步道、广场及其他屋顶资源,打造绿色低碳公共一体化亮点工程。
浙江安吉:建设未来乡村绿电服务中心
安吉县依托抽水蓄能电站集群谋划发展“抽蓄经济”,周边的产业链配套、观光经济、农家乐等纷纷活跃起来。国网安吉县供电公司建设的未来乡村绿电服务中心在余村投运,该项目整合了屋顶光伏、智能开关站、地源热泵、移动储能站、汽车充电桩、风光储智慧路灯等多种绿电要素,指挥“源网荷储”各要素协同运行,实现整个建筑零碳运行。
安徽长丰:探索“光伏+智慧农业”模式
长丰县作为安徽省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县,首期15亩示范项目已投运,年发电约70万千瓦时,年产草莓约2000斤,年产鱼15万斤,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租地收入约1.2万元,为农户带来就业收入约12万元。通过将新能源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以绿色农业产业技术拓展农业增值新空间。
面临挑战:农村能源转型任重道远
尽管农村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电网、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新能源发展需求。
技术支撑不足:农村地区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
资金短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成本高,融资难度大。
市场成熟度低:农村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缓慢,规模效应难以形成。
未来展望:构建绿色低碳的农村能源新体系
为推动农村能源体系高质量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创新技术应用:推广光伏+农业、生物质能利用等新技术新模式。
完善政策机制:建立健全农村能源发展政策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农村能源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市场活力。
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持续创新和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构建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农村能源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