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巴舞和卓舞:春晚舞台上的西藏非遗盛宴
热巴舞和卓舞:春晚舞台上的西藏非遗盛宴
在2025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西藏拉萨分会场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惊艳了全国观众。在海拔3650米的布达拉宫广场,一场融合了38种非遗文化的视听盛宴正在上演。其中,热巴舞和卓舞作为西藏最具代表性的非遗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亿万观众。
热巴舞:藏族文化的璀璨明珠
热巴舞,这颗雪域高原上的“格桑花”,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藏族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2014年,热巴舞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热巴舞是一种集说、唱、跳、杂技、气功、短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它不仅展现了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更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热巴舞以其速度美、节奏美、力量美征服了无数观众,被誉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
卓舞:藏族男儿的豪迈激情
卓舞,又称腰鼓舞,是西藏九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2025年春晚拉萨分会场的演出中,卓舞以其豪迈奔放的舞姿和激情四溢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卓舞的表演者们边甩头发边敲鼓,动作刚劲有力,充满阳刚之美。鼓声激昂,舞步豪迈,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藏族男儿的激情与力量。卓舞不仅展现了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春晚舞台上的非遗盛宴
在2025年春晚拉萨分会场的演出中,热巴舞和卓舞作为西藏非遗文化的代表,与其他七种国家级非遗舞蹈一起,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非遗盛宴。
演出中,48位藏汉少儿手持热巴鼓,热情奔放地跳着热巴舞,展现了这一古老艺术的传承活力。而卓舞表演者们则以边甩头发边敲鼓的独特方式,将藏族男儿的豪迈与激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的许多演职人员都来自村一级的民间团体或县(区)级艺术团体。他们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却饱含对西藏歌舞的热爱,这种“乡土味”正是西藏非遗文化最珍贵的底色。
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热巴舞等非遗文化在西藏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发展。许多孩子从小就学习热巴舞,各类比赛和演出平台也为年轻传承人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副教授、“热巴皇后”泽吉表示,只有通过这样的平台,才能将优秀文化的自信从少儿传承下去。在第二届塔耶梅朵热巴精灵舞蹈大赛中,9岁的旦增拉泽和11岁的旦增卓玛等小选手们,用精彩的表演展现了热巴舞的未来与希望。
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在舞台上,更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西藏的村村寨寨,学习热巴舞、卓舞等非遗舞蹈已经成为一种风尚。正如斯马卓传承人拉巴次仁所说:“现在村里学习斯马卓的氛围非常浓厚,孩子们在读书之余也愿意来学习。”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热巴舞、卓舞等非遗文化必将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5年春晚拉萨分会场的演出,不仅是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享受,更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热巴舞和卓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向世界展示了西藏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