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鹏相声与机器人舞蹈引爆春晚热搜
岳云鹏相声与机器人舞蹈引爆春晚热搜
2025年央视春晚,两个节目火遍全网:岳云鹏的相声和机器人扭秧歌。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节目,却意外地成为了当晚的最大亮点。
岳云鹏的“小抄”引发热议
岳云鹏和孙越的相声《我们一起说相声》本应是当晚的重头戏,但岳云鹏的一个举动却让人大跌眼镜:他竟然在台上掏出了小抄!
这一幕让观众目瞪口呆。有人调侃:“小岳岳这是怕忘词吗?”也有人表示理解:“春晚压力太大,用小抄也是无奈之举。”但更多人则表示失望:“这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岳云鹏吗?”
岳云鹏事后回应称,春晚舞台对表演者的要求极高,不仅要保证节目的质量,还要兼顾观众的喜好与期待。在这样的压力下,他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来确保表演的顺利进行。
机器人扭秧歌成最大惊喜
如果说岳云鹏的小抄让人意外,那么机器人扭秧歌则绝对是当晚最大的惊喜。
在张艺谋导演的创意融合舞蹈《秧BOT》中,16个来自杭州宇树科技的H1型机器人身着传统秧歌服,手持红手帕,与真人舞蹈演员一同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AI机器秧歌”。
这些机器人可不是简单的机械装置,它们配备了多项尖端技术:
- AI驱动全身运动控制技术:让机器人能够完成复杂的舞蹈动作
- 360度全景深度感知技术:精准掌握周围环境
- 高精度3D激光SLAM自主定位:确保动作和队形整齐划一
- 先进的AI算法:让机器人“听懂”音乐,实时调整动作
更有趣的是,机器人在表演中的一些“失误”其实是精心设计的彩蛋。比如收手绢慢半拍、动作偶尔卡顿等,这些细节让机器人显得更加“人性化”,也给观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欢乐。
宇树科技的工作人员透露,为了这场表演,他们提前半年就开始训练这些机器人。而给机器人起名“福兮”,谐音“伏羲”,寓意科技带来美好。
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岳云鹏的相声和机器人舞蹈,一个引发争议,一个赢得满堂喝彩,看似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它们都反映了春晚在创新道路上的探索。
岳云鹏的小抄事件让我们思考:在追求完美的同时,是否应该给艺术表演留一些容错空间?而机器人舞蹈则展示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无限可能,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活力。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春晚越来越有科技范儿了,但最打动人的还是那些传统的东西。”或许,这正是2025年春晚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