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大瑶山:绿色旅游新宠!
金秀大瑶山:绿色旅游新宠!
金秀大瑶山,这片横亘于广西中东部的山脉,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了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是一座生态宝库,更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生态守护:为生物多样性撑起保护伞
大瑶山主体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平地拔起、相对高差约1800米,横亘于广西中东部。这里具有显著的亚热带山地气候特点,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如今在生物界,以“金秀”或者“瑶山”字眼命名的动物有20多种,比如瑶山鳄蜥、红尾噪鹛瑶山亚种等。以“瑶山”字眼命名的植物,则有40多种。
大瑶山的地质形成可追溯到5亿多年前,处于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植被水平分布上,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被垂直分布上,有季节性雨林等,山顶还有成片的杜鹃林。多样的植被,孕育了大瑶山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完整性和原生性。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龙清介绍,目前保护区记录野生物种共4245种,其中维管束植物2319种,陆生脊椎动物496种,昆虫1215种,大型真菌215种。瑶山特有种、孑遗植物、珍稀濒危植物、单种属植物均非常丰富,代表性物种有银杉、南方红豆杉、瑶山苣苔等。
为了保护这片宝贵的生态资源,广西于1982年设立大瑶山自然保护区,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包括:
- 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典型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 银杉、瑶山鳄蜥等珍稀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
- 水源涵养林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 溪沟生态系统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和观测研究的深入,大瑶山的生物种类和种群数量持续增加。以鸟类为例,从2015年的287种增长到现在的307种。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护林员们的默默付出。他们与毒蛇、鸟兽为伴,在群山之间穿梭,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着这片土地。
绿色旅游:让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金秀大瑶山也在积极探索绿色旅游的发展之路。2025年1月1日,焕新升级的盘王界景区正式开业,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体验。
景区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无障碍需求,新建了1650米长的观光索道、8.5公里悬崖栈道和两部高达150米和120米的观光电梯,真正实现了全程无障碍游览。这种设计既保护了原有的自然景观,又让更多的游客能够欣赏到大瑶山的壮美景色。
在文化体验方面,景区打造了步步生莲、盘王渡海、盘王练兵谷、狩猎天梯等一系列沉浸式实景演绎产品,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景区还注重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增强环保意识。
可持续发展:瑶医药产业的创新之路
金秀大瑶山不仅是一座自然保护区,更是一座巨大的“药物基因库”。据统计,这里拥有各类药用植物1351种,是广西最大的药物基因库,也是中国第二大药物基因库。
近年来,金秀县大力发展瑶医药产业,采取“山上种药、山中康养、山下制药”的发展思路,推动中草药种植、加工、销售、康养、旅游和研发的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8万亩,2023年新增种植面积1.1万亩,主要以林下仿野生种植方式为主,种植品种达30多个。
在瑶医药应用研究上,金秀已获得国药准字号产品8项、健字号产品2项、食字号产品57项、妆字号产品156项、消字号产品255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个。同时,金秀还建成了全国唯一一所公立的“二级甲等”瑶医医院,设有1个瑶医药博物馆、38家瑶医药特色诊所,以及70多家村卫生室提供瑶医健康服务。
金秀大瑶山的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关系。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我们完全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片绿色的宝地,正在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着生动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