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押题”热潮看春晚:观众期待高质量节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押题”热潮看春晚:观众期待高质量节目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0A03WEX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9A01SQ300
3.
http://cpc.people.com.cn/n1/2025/0120/c64387-40405191.html
4.
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5/0120/c64387-40405191.html
5.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3A07RDC00
6.
https://www.sohu.com/a/852763505_122031545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3I8DJR05533AI4.html
8.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1A0050G00
9.
https://www.gamersky.com/news/202501/1878338.shtml
10.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1A04K4Q00
11.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30/doc-inehtzya2160746.shtml
12.
https://finance.sina.cn/2025-01-29/detail-inehqvph9319599.d.html?oid=%E5%A4%A7%E5%90%8C%E9%AB%98%E8%B4%A8%E9%87%8F%E5%93%81%E8%8C%B6%E5%AE%89%E6%8E%92%E5%BE%AE%E4%BF%A175580968&vt=4&cid=76729&node_id=76729

2024年除夕前夕,一则“春晚导演已汗流浃背”的话题悄然登上热搜。原来,是网友们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掀起了“押题春晚”的热潮。从语言类节目的“顺口溜+误会+网络热词”公式,到整体节目策划的“导演瘾”,年轻人用夸张和娱乐的方式,提前上演了一场“民间版春晚”。

这场“押题”热潮背后,折射出的是观众对春晚高质量节目的期待。正如一位博主所说:“我们是想表达对春晚高质量语言节目的期待,希望春晚舞台上有更多接地气的演绎和时代性注脚。”

然而,当真正的春晚如期而至,却出现了收视率与口碑的“倒挂”现象。据统计,2025年春晚新媒体端直点播收视次数达28.17亿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9亿次,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达166亿次。但与此同时,观众对语言类节目的满意度却不高,有网友直言“语言类节目成了拉胯的节目,被歌舞反超”。

这种现象不禁让人思考:春晚究竟应该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

从内容创新来看,2025年春晚已经做出了不少尝试。比如《栋梁》节目运用XR+数字孪生技术,以梁思成先生的手稿为基础,打造三维立体建筑模型;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运用AR虚拟技术和AI语音技术提升观看体验。这些创新无疑为春晚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传统。正如一位观众所说:“春晚是一个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我们希望看到的不仅是高科技的炫技,更希望看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如何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成为春晚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从2025年春晚的实际效果来看,那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巧妙结合的节目,往往更能获得观众的好评。比如凤凰传奇演唱的《栋梁》,以北京中轴线为背景,融合了科技与文化的双重魅力;王菲的《世界赠予我的》以简约的白衣造型和清澈的嗓音,展现了艺术的纯粹之美。

展望未来,春晚要想持续保持其影响力,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1. 内容创新:不断尝试新的节目形式,引入新技术,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但创新不应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要服务于内容本身。

  2. 文化传承: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更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何将传统文化以新颖、生动的方式展现给观众,是春晚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3. 关注社会热点:春晚应该成为社会热点的“晴雨表”,及时反映社会变迁,传递正能量。比如2025年春晚就融入了奥运、航天等热点话题。

  4. 提升节目质量:无论是语言类节目还是歌舞类节目,都应该追求高质量、高水准。这不仅需要优秀的演员,更需要精良的制作团队和严谨的创作态度。

  5. 增强互动性:利用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让春晚真正成为“全民的春晚”。

春晚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它不仅是中国人过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面对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水平,春晚需要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既要保持传统文化的内核,又要不断创新形式,才能持续赢得观众的喜爱和期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