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达古冰川:给冰川“盖被子”的环保创新实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达古冰川:给冰川“盖被子”的环保创新实验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57590

达古冰川位于中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是世界上纬度最北的海洋性现代山地冰川,也是距离大都市最近、最容易接近的冰川。近年来,面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冰川消融挑战,达古冰川管理局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环保实验,包括给冰川“盖被子”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达古冰川现有现代冰川10条,面积约0.54平方公里,形成于第四纪冰河时期,距今已有200多万年历史。其中,17号冰川、16号冰川和14号冰川最为壮观,是整个景区的灵魂所在。

17号冰川属于冰斗冰川,是公园面积最大且最容易到达的冰川。每年7-9月,冰川表层积雪融化后,“冰川层理”清晰可见,记录了第四纪以来全球气候的交替变化。

16号冰川属于悬冰川,与17号冰川并列相连,一直延伸到达古雪山的顶端。在朝霞晚彩的映照下,冰川层纹横向舒展,呈现出日照金山的壮丽景象。此外,16号冰川上还有一个深不可测的冰洞,洞内冰棱、冰柱晶莹透亮,形态各异,令人叹为观止。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90%的山地冰川都出现了消融退缩的趋势,达古冰川也不例外。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达古冰川管理局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南京大学等科研机构,自2020年8月起在17号冰川开展“地球工程学”试验,通过人工措施减缓冰川消融速度。


在“盖被子”实验中,科研团队采用了新型辐射制冷技术,铺设“纳米”材料,形成“冰川盖被2.0版”。同时,盖被时间也提前至5、6月份,效果更为显著。此外,管理局还计划尝试利用造雪机进行增雪增冰作业,进一步研究人工增雪增冰对减缓冰川消融的效应。

为了更好地推进环保工作,达古冰川管理局成立了专家工作站和冰川保护人才港,培养本土化专业人才,并与香港公益组织合作,开展“让冰川退烧”公益活动,吸引香港青少年参与冰川保护研学活动。


在环境整治和提升方面,管理局坚持“以点带面、以面覆点,点面结合、综合施策”的原则,从美化、亮化、净化等多方面入手,持续改善景区环境。同时,通过系统化、网格化的方式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地质灾害等安全管理工作。


经过持续努力,达古冰川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增加,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也在增长。这些成效不仅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也为当地社区带来了经济效益。


未来,达古冰川将继续围绕“138”总体发展构架,即抓好“一个品牌、三个目标、八大项目”,实现景区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旅游需求,推动景区提升改造,带动区域环境改善和当地居民增收。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