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味观味庄:正宗宋嫂鱼羹打卡地!
知味观味庄:正宗宋嫂鱼羹打卡地!
宋嫂鱼羹,这道源自南宋时期的杭州传统名菜,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凝结着杭州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怀。相传,这道菜的创始人是南宋时期的民间女厨师宋五嫂,她的烹饪技艺精湛,所制鱼羹鲜美无比,甚至赢得了皇帝的赞赏。如今,宋嫂鱼羹已成为杭州饮食文化中的一张金名片,其背后的故事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知味观味庄:红栎山庄的前世今生
知味观味庄坐落于杭州杨公堤10-12号,这里原是清朝末年杭州望族“高半城”家族的私家园林——红栎山庄。据《杭州通志》记载,庄内植春柳,四周亭台环之,内有莲池,池蓄金鱼,园景以春竹、夏荷、秋菊、冬梅出名。庄后有小桥,下通湖中,北可观隐秀桥,西看三台来水,玉琴清流,铮淙可听。
1936年,高诵芬与徐定戡的婚礼在杭州绸业会馆举行,高家的产业版图涵盖了铜锡器业、布业、金融业、茶场等多个领域。高家在西湖边的庄园,由高诵芬的曾祖父所建,造得幽雅非凡,成为西湖一景。直到现在遗迹仍在。平时因为主人并不去住,只是空关,所以管庄子的朱师傅空闲得很。有时主人相识的亲友去玩,朱师傅也开门接待,以清茶、果品招待,客人自然也给些赏钱,这就成了朱师傅的‘外快’。庄园占西湖一角,湖中种有莲、荷、菱、藕,朱师傅采了鲜菱、鲜藕送上门来,让主人尝鲜。
抗战期间,庄屋被毁,仅存藏山阁一处。2003年,取原山庄之园林意趣,此处易地恢复了一座“红栎山庄”,如今的红栎山庄和周围水面用小桥连接的几幢小楼都属于知味观味庄。
宋嫂鱼羹:从南宋御宴到现代餐桌
在知味观味庄,宋嫂鱼羹是绝对的招牌菜。这道菜的主要食材是新鲜的桂鱼或鲈鱼,鱼肉鲜嫩,易于入味。制作时,先将鱼肉蒸熟去骨,再与火腿丝、蘑菇、竹笋尖等配料一起烹制。最后,加入精心调制的鸡汤,使鱼羹的口感更加浓郁鲜美。
知味观味庄的行政总厨盛钟飞表示,作为新一代厨师,他一定要把“老底子”杭帮菜守住。眼下,一些饭店将西湖醋鱼的原料由泥土气较重的草鱼换成开化清水鱼,用湖羊酱油、玫瑰米醋、黄酒、白糖等调出有“蟹肉味”的醋鱼汁,以确保口味纯正。以知味观味庄为代表的餐饮企业还组织了青年厨师训练营,开展经典杭帮菜标准化培训。
现代传承:从街头小吃到餐桌名菜
在现代杭州,宋嫂鱼羹依然深受人们的喜爱。许多知名餐厅都将这道菜作为招牌,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客。其中,楼外楼、杭州酒家、新开元大酒店等老字号餐厅的宋嫂鱼羹最为正宗,保留了最传统的味道。在这些餐厅,食客们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的鱼羹,还能感受到杭州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蕴。
文化意义:杭州饮食文化的瑰宝
宋嫂鱼羹不仅是杭州的一道传统名菜,更是这座城市饮食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南宋时期杭州的市井生活,见证了杭州从南宋都城到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变迁。每一口鱼羹,都仿佛在诉说着杭州千年的历史故事,让食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今,宋嫂鱼羹已不仅仅是一道菜,它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杭州的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杭州与世界。在杭州,品尝一碗正宗的宋嫂鱼羹,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这道菜,凝聚着杭州人的智慧与匠心,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