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蛟龙行动》能否超越《红海行动》?从票房口碑到剧情人物全面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蛟龙行动》能否超越《红海行动》?从票房口碑到剧情人物全面解析

引用
百度
14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B%9F%E9%BE%99%E8%A1%8C%E5%8A%A8/64280134
2.
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6/doc-inehhekn9281592.s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1A03OWG00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9A06QSK00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62790
6.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5295960/
7.
https://www.sohu.com/a/852176536_121924583
8.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01/30/WS679b6378a310be53ce3f3e30.html
9.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61507
10.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1A03C6F00
1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7TG2HU0512S2FD.html
1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31A035KC00
13.
https://www.guancha.cn/ShiYang/2025_01_29_763593.shtml
14.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62376479&efid=KEkQIwpjaPcwI02hhfR0bQ

2025年春节档,备受期待的军事动作片《蛟龙行动》终于与观众见面。作为2018年现象级影片《红海行动》的续集,这部电影承载着众多观众的期待。然而,上映后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票房远低于预期,口碑也未能达到前作的高度。那么,《蛟龙行动》究竟是否能超越《红海行动》?让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01

基本情况对比

先来看两部电影的基本数据:

  • 票房:《红海行动》2018年上映,最终票房36.53亿,是当年的票房冠军。而《蛟龙行动》目前票房仅1.65亿,远低于预期。

  • 口碑:《红海行动》豆瓣评分8.2,超过100万人打分;《蛟龙行动》豆瓣评分6.6,3.9万人打分。从评分人数也可以看出两部电影的影响力差距。

  • 制作团队:两部电影都是由林超贤执导,但演员阵容有较大变化。《红海行动》主演包括张译、黄景瑜等,而《蛟龙行动》则由黄轩、于适、杜江、蒋璐霞等人主演。

02

《蛟龙行动》的创新与突破

《蛟龙行动》最大的亮点在于首次展现了中国核潜艇。影片中的“龙鲸号”潜艇长120米,宽11米,高16米,是全片最大的“演员”。为了真实呈现潜艇内部结构,剧组搭建了1:1的场景,并使用IMAX摄影机全程拍摄,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

影片在技术层面的追求值得肯定。从水下18米的战争戏到深海环境的营造,从声呐监听到鱼雷作战,各种军事术语和专业设备的展示都体现了制作团队的用心。这些元素确实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也让人们对中国海军的实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03

《蛟龙行动》的不足之处

然而,影片在剧情和人物塑造方面却暴露出明显的问题。有观众评价称:“整整在影院里呆了2个半小时,愣是没搞清楚‘蛟龙行动’到底行动了个啥?”这反映出影片在叙事上的混乱。

剧情方面,影片试图展现两条主线:潜艇部队和蛟龙小队的协同作战。但整个故事显得支离破碎,关键信息交代不清。比如恐怖分子的“恒星计划”缺乏合理解释,人物动机模糊不清,导致观众难以理解整个行动的来龙去脉。

人物塑造方面,虽然有黄轩、于适等实力演员加盟,但角色刻画却相对单薄。杜江在前作中留下的战争创伤轻易就被治愈,于适和黄轩兄弟间的芥蒂也轻易就被化解,人物关系缺乏深度。相比之下,《红海行动》中每个队员都有鲜明的个性和成长轨迹,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04

为什么未能超越《红海行动》

《红海行动》的成功在于其紧凑的剧情、鲜明的人物塑造和深刻的主题表达。影片通过撤侨行动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同时也探讨了战争与和平的永恒主题。而《蛟龙行动》虽然在技术层面更进一步,但在剧情和人物塑造上却未能达到前作的高度。

此外,两部电影的市场环境也有所不同。2018年,《红海行动》在春节档上映,面对的竞争对手相对较少;而2025年春节档竞争激烈,多部优质影片同期上映,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再加上《蛟龙行动》的宣传策略过于强调“保密”,反而引发了观众的反感,进一步影响了票房表现。

05

结语:对军事动作片发展的思考

《蛟龙行动》的遭遇给中国电影产业带来了重要启示:技术进步固然重要,但艺术创作的本源仍然是讲好故事。在追求视觉效果的同时,不能忽视剧情和人物的深度挖掘。只有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才能真正打造出具有持久影响力的电影作品。

尽管《蛟龙行动》未能超越《红海行动》,但它在展现中国海军实力、普及军事知识方面仍然具有积极意义。我们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既注重技术又重视艺术的优秀军事题材作品,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