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出口的秘密武器
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出口的秘密武器
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第六大棉花生产国,棉花年产量曾占苏联棉花产量的三分之二,被誉为“白金之国”。近年来,该国通过积极调整贸易政策,加大了棉花出口力度,这不仅推动了本国经济增长,还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
棉花产量与种植面积
2024/25年度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产量预计达到69.9万吨,同比增长10.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年初良好的天气条件,以及政府在种子、虫害治理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投入增加。尽管种植面积减少至93万公顷,同比下降9.7%,但单产提高至752公斤/公顷,同比增长22.7%。
纺织业发展情况
乌兹别克斯坦纺织业发展迅速,目前有142个纺织聚集区,包括2.5万个棉农成员和128个轧花厂成员。纱线年产量达55.35万吨,2023年纱线出口同比增长6.1%。棉布出口虽同比下降4.4%,但仍比历史均值高15.4%。
纺织聚集区涵盖了从棉花加工、纱线生产、布匹生产、印染和服装制造等全产业链生产。其中,90家单位只进行纺纱生产,其余为多种业务并存。据统计,目前乌有142个纺织聚集区,同比小幅增加,其中包括2.5万个棉农成员,128个轧花厂成员,100万吨的纤维加工能力和170万锭的纱产量。
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通过创建棉花和纺织集群,将棉花种植、加工和纺织生产整合为单一生产周期。这一模式涉及单一生产周期的组织,包括原棉种植、初级加工、轧棉厂深加工以及高附加值最终纺织产品的生产。
2018年,棉花纺织集群用地14.09万公顷。棉纺织集群的组织者自主地与农场签订原棉种植和供应的直接合同协议并推进。允许他们通过直接合同或通过交易所交易出售超出其自身生产需求的棉纤维产量。产生的棉籽以来料形式出售给油脂企业,随后通过交易所交易出售油脂产品,并通过直接合同出售种子加工废料(粕、壳)。
国际贸易与市场开拓
乌兹别克斯坦纺织品出口以棉纱为主,占纺织品出口总额的58.9%。2018年一季度纺织品出口额达3.169亿美元,同比增长14.7%。针织服装和成衣占21.3%(6740万美元)。排名前三位的是棉织物和针织面料,其中一季度出口额分别为1520万美元。
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和纺织产业正逐步转型升级,从原材料出口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同时积极开拓欧洲和美国市场。据统计,2018年1-3月,纺织品出口额3.169亿美元,同比增长14.7%。2018年一季度,纺织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7.8%。
未来展望
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产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国内纺织产能不断扩大,用棉量预计达到72.5万吨,同比增长11%,供需缺口将通过进口棉花来弥补。另一方面,政府鼓励纺织企业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盟和美国市场。
然而,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咸海的萎缩事件被称为“地球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之一”。这个地区曾经繁荣过的渔业遭到破坏,造成失业和经济困顿。被转移的锡尔河河水用于灌溉费尔干纳盆地(Ferghana Valley)中约200万公顷(500万英亩)农田。咸海地区受到严重污染,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总体来看,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政府政策支持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下,该国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棉花市场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