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灯会拥抱新职业,90后设计师如何复原《上元灯彩图》
秦淮灯会拥抱新职业,90后设计师如何复原《上元灯彩图》
元宵佳节,秦淮河畔灯火璀璨。在第38届秦淮灯会上,一幅复原自明代《上元灯彩图》的大型灯组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这幅灯组不仅展现了600年前秦淮灯会的繁华盛景,更凝聚着一群年轻设计师的心血与智慧。其中,90后设计师朱鸣涛和他的团队,用现代设计语言诠释传统工艺,让古老的灯彩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环境艺术到灯彩设计:一场跨界的艺术之旅
朱鸣涛,南京秦淮灯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90后总设计师,他的设计之路始于环境艺术专业,后来又涉足游戏原画领域。2016年,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跨界进入灯彩行业。
“当时灯彩行业的设计师很少,我进入这一行,对秦淮灯彩的认知基本是一张白纸。”朱鸣涛回忆道。为了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他先后到各地灯彩工地学习,从美工做起,拿着设计图细化各种元素,与灯彩制作者进行沟通,最终将线稿变成实物灯。
朱鸣涛发现,灯彩设计与动画设计有相通之处,但需要掌握更多专业知识。“记得从业第一年,大报恩寺作为主展区,制作者拿着我的图说还原不了,因为图上画得太细,灯带走不了。这让我明白设计图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复原《上元灯彩图》:穿越600年的光影对话
第38届秦淮灯会的重点展区——南京白鹭洲公园水面上,大型《鳌山国泰》灯组引人注目。灯彩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东方美学意境。
鳌山灯,源自“东海神话”中“巨鳌载三山”的传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朱鸣涛介绍说,《上元灯彩图》《南都繁会图》《明宪宗元宵行乐图》等古画中都有不同形态的鳌山灯,这些古人的灯彩技艺给了他很多灵感。
“这不是我第一次设计鳌山灯。由于种种原因,‘鳌山灯’制作技艺的传承大多中断。我从业没多久,就遇到复原鳌山灯这样富于挑战性的工作。这次在复原中做了二次创作,一开始还做了四个方向的鳌山灯,最后呈现为单头巨鳌。我觉得今年更成熟了,做到100%还原。”
《上元灯彩图》是白鹭洲公园68组主题灯彩的创意来源。朱鸣涛感慨道:“在现场看灯很有成就感,虽然设计过程很辛苦,但最终效果图被还原出来,古画中的灯被还原出来,这是值得纪念的。”
古今融合:秦淮灯会的创新之路
今年的秦淮灯会上,各种龙灯成为亮点。白鹭洲公园大门上盘旋的巨龙彩灯,白天呈现出渐变粉紫色,夜晚则流光溢彩,充满神秘感。朱鸣涛介绍,今年的龙灯设计更现代、更梦幻,不仅在颜色上选用金龙,在材质上也采用了镭射纸,外置光源一打,就显得很立体、酷炫。
声光电技术的加持,让传统赏灯民俗与现代审美意趣完美融合。《上元灯彩图》上的荷花灯、螃蟹灯、龙凤灯,通过艺人们的巧手一一复刻。游人们手提各种花灯,在灯会现场穿行游走,成为画中风景。
“今年新出了绛纱灯、滚球灯,就连往年挂的传统红灯笼也换成了球形灯笼,都是从古画里复原出来的。”朱鸣涛表示,在不断挖掘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让秦淮灯会更加多彩多样,体验感更好。
近期雨雪天气给观灯带来不便,朱鸣涛和他的团队每天都在现场排查隐患。据悉,秦淮灯会一般从春节前持续到四五月,今年延展至5月3日。而那时起,朱鸣涛和他的设计团队又将开启新一轮的构思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