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复旦大学调整入校政策:社会公众可直接刷身份证或随申码入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复旦大学调整入校政策:社会公众可直接刷身份证或随申码入校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51ldb.com/shsldb/ms/content/018df2acaab5c0010000b9ff6f110fdc.html

复旦大学宣布,自2024年3月起,社会公众可以直接刷身份证或随申码入校。

根据复旦大学保卫处官网消息,为进一步促进校园有序开放,自2024年3月1日起,社会公众可以直接刷身份证或随申码入校。此举在网上引发热议,受到不少网友好评。不过,不少学生也在社交媒体上呼吁,请社会公众入校后能遵守相关规定,给同学们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图为复旦大学保卫处关于校园进一步开放的通知。官网截图

师生、非在编在籍人员、退休人员、附属医院职工、教职工未成年子女和亲属、校友等类别人员进校方式不变,教职工因教学科研等工作需要仍可通过ehall(复旦网上办事服务大厅)报备或邀请码方式邀请相关人员进校。校外车辆进校仍需通过ehall报备。

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学校寒暑假期间,或学校举办重大活动时,将根据实际对每日进校人数进行适当的总量控制,届时将提前发布相关通知。

此前,社会公众要进入复旦大学可以在现场扫码关注“复旦信息办”公众号,根据菜单提示完成“非本校人员进校登记”后,收到通过提示后即可刷身份证入校。

事实上,自从2023年以来,关于大学校园开放的话题曾经多次引发社会讨论。不少高校采取了逐步开放的模式,比如先开放校友出入校权限、允许家长和校外人员申请入校、预约入校等。在寒暑假期间,有些“研学团”进入高校后不遵守相关规定,打扰同学们学习生活等现象也多次发生,校园开放到底如何管理一度遭到热议。

教育部在对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答复的函中指出,大学校园更好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大学更好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依法保障高校合法权益。同时,指导高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学习生活的前提下,使校园开放和内部管理达到平衡。

记者了解到,上海不少高校在2023年上半年已经优化措施,有序恢复对公众开放。比如,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就最早全面向公众开放,让大学校园成为服务市民品质生活追求的新空间。华东政法大学还将原本分隔校园与苏州河河滨步道的围栏全部被拆除,最大限度退让出环河公共空间,最大幅度留出供市民沿河参观的景观步道。上海音乐学院在校园对公众开放的基础上,从2024年元旦起,将美育楼、音乐城堡和城市音乐会客厅三栋历史保护建筑,以及升级开放的上音歌剧院,向市民全面开放。

“不用预约就能进学校了,太好了。”“这个周末就带孩子去复旦参观。”“食堂和图书馆开放吗?可以吃食堂,上自习吗?”……对于复旦大学调整社会公众入校举措在网上也引发热议,不少网友予以肯定。

也有同学表示,“封闭的校园不仅是把外社会公众挡在外头,其实也是将学生封闭在象牙塔里了,围墙的保护让学生不自觉地从心理上把自己和整个社会割裂开来了,大学成了高中的延申。开放和包容的校园对学生也有好处。”“我们欢迎大家来复旦,高校具有社区教育职能,文明参观,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机会。”

但有也学生表示了担忧,担心周末和节假日过多的人流以及不文明参观校园的行为会影响学习和生活。有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写道,“经常在食堂遇到家长借校园卡,又不好意思拒绝。”“还有人进到教学楼里参观,且不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因此,有学生发出呼吁,希望社会公众进入校园时,遵守规定,不要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和师生的学习生活。此外,还有学生建议学校设立黑名单制度,对于不文明参观校园且不听劝道、严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游客予以登记,纳入黑名单,限制其进入校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