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抗日猛将阙汉骞,腾冲战役全歼日军,叫日军见识到巨大火力优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抗日猛将阙汉骞,腾冲战役全歼日军,叫日军见识到巨大火力优势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2MLSB905568JT3.html

在国军的高级将领中,虽然很多都是出自黄埔军校,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非常的有名。在抗日战争中有一位获得过国民党云麾勋章、宝鼎勋章等多枚,还得到过美国的棕色勋章,但是知名度特别低的将领,此人就是国民党原54军军长阙汉骞将军。

早年经历

阙汉骞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的毕业生,与开国元帅林彪是同学,但是二人后来选择的道路却大相庭径。不过当国家遭遇侵略时,他们都奋不顾身投入战斗,来抵御外来侵略者。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身为国军14师79团团长的阙汉骞负责上海罗店一带的防守。战斗中,他率领部队与敌人展开了拉锯战,多次争夺阵地,苦战数月,战场的激烈程度堪称是血肉磨坊。

战后,79团以惨重的伤亡为代价,打击了日军嚣张的气焰,同时获得了国内外的赞誉。阙汉骞也因战功显著升为40旅旅长,并奉命跟随第14师开赴了南北塘口继续阻击日军。战斗刚开始,日军的进攻非常凶猛,好似势如破竹,导致国军的阵地防线不断向后移动。

但是阙汉骞的40旅却坚守阵地,丝毫没有退缩。情况危急时,他的卫兵多次劝他往后撤,他硬生生苦守了3个月,直到全军转移。

后来在武汉会战中,阙汉骞的40旅驻守茅毋山。在这期间他每天都会步行勘察地形,并根据地形与参谋人员研究日军可能进攻的方向,做出相对应的防守对策;同时命令部下沿着长江修筑防御工事,为歼敌做准备。

战斗爆发后,日军进攻的方向与他判断一致——沿着长江向北进攻,而且是海陆空同时出动,对茅毋山展开了疯狂的进攻。阙汉骞率领部队开始迎击,并对属下喊道:“兄弟们!对于鬼子这次的进攻,一定要做到人在阵地在,绝不许后退一步!”

战斗刚开始,日军先是一波飞机轰炸,阙汉骞指挥部下进入防空洞,等敌人轰炸结束后,再出来迎敌。战斗进行到激烈时刻,双方多次展开了白刃战、肉搏,一直坚守了将近一个月,等武汉布防完成后,他们才接到命令撤退。

智取翁源、花县

阙汉骞因作战勇猛、性格直爽得到了陈诚将军的赏识,并在1939年升为了师长。年末,日军从广州北进,阙汉骞率领第14师再次阻击日军。这一次他转变了作战策略,开始转守为攻,准备主动派兵攻打翁源、花县,用进攻来代替防守。

14师的官兵为了成功奇袭翁源、花县,他们白天伪装成百姓休息、行军,晚上再急行军,他们在行军途中为了鼓舞士气还编了顺口溜

“一十四师英雄汉,捆紧绷带跑得快,血战进攻保韶关,杀敌报国保民安。”

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敌人发起了进攻,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拿下了翁源、花县,并将日军赶到了广州郊区,阙汉骞也因这一仗获得了“抗日名将”的称呼。

腾冲歼灭战

中途岛海战之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转为了攻势,中国远征军也由陈诚带领向法西斯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1944年初,身为54军副军长的阙汉骞参与了滇西大反攻,当时他们接到的任务是负责攻下腾冲(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在这里)。

腾冲城在明朝时期由1万5千名将士耗时三年才修建好,城墙全是由当地的火山石修筑而成,全长3千多米,城墙高8米,厚6米,四面城墙还有一扇高13米的大门。

1942年,日军占领腾冲后,在城墙上又构建了很多掩体,并利用城内材料给每间房屋都修筑了楼上、地面和地下的防御工事。当时日军负责驻守的54师148连队就时常驻扎在城墙东门底下十多米的的掩体中,并在此处囤了充足的水和弹药。

同时,日军为了守住腾冲还在腾冲城外面的文笔塔、来凤寺和营盘坡布置了兵力,构建成了环形工事,使他们彼此之间能相互支援,只要一处受到攻击,相连区域的兵力就能马上前去支援。而在这些阵地中,来凤山处在腾冲城的最高点,只要拿下来凤山就相当于打开了腾冲城的大门,可以对腾冲城内造成很大的压力。

于是,如何攻下来凤山成了阙汉骞的一个难题。

战斗开始后,阙汉骞的上司没有考虑到海拔的问题,他看见视野开阔,便习惯性地先用炮火猛攻,随后再用地面部队发起进攻。这种战斗在持续了一个多月后,阙汉骞发现进展并不大,而且这种打法还使得己方伤亡惨重,如果再这样子地打下去,54军的官兵将会被拖死在这里。

急性子的阙汉骞马上就向上级提出了他的看法,来凤山地势太高,用大炮轰炸时,由于抛物线原因以及当地的气流的影响,炮弹很准确地击中日军阵地,处于山上的堡垒更是难以被摧毁。我们现在得到了盟军的支援,可以利用盟军的空军优势对敌人阵地展开轰炸,飞机轰炸的效果要比大炮好得多;同时飞机在空中也可以看到日军地堡和炮兵的位置,便于获得准确的参数。

经过上司的慎重考虑,阙汉骞的建议得到了采纳,部队也很快改变战术。

7月25日,阙汉骞从副军长升为了军长,中国远征军总司令部派也出了数十架飞机对来凤山展开了轰炸,紧接着又用大炮攻击敌人堡垒,步兵用火箭筒、喷火枪等武器“堵”敌人的枪眼。只要看见躲在地堡里的日军,装备火焰喷射器的士兵就对着其喷出一束火焰,将躲在地堡中的日本兵烧死。

随着被烧死的日本兵越来越多,许多日本士兵的心理也产生了阴影,不想被活活地烧成一块黑炭,便选择离开地堡投降。

经过三天的战斗,54军终于占领了来凤山,顺势扫清了腾冲城外之敌,完成了对腾冲城的包围。

这时阙汉骞虽然知道城中只有3000名日军,但是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这支日军部队凭借城中坚固的工事作为依托,攻下的难度十分大,如果短时间内攻不下来,远征军还有可能被从缅甸赶来支援的日军包围。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牺牲,阙汉骞再次向上司提议,先用空军和加农炮对腾冲城展开轰炸,破坏掉敌人的防御工事后,步兵再发起进攻。他的建议再次被上司采纳。

这一次,远征军总司令部直接派出了60多架混合机群,分5次对腾冲城展开了轰炸,再加上大口径加农炮的轰炸,直接将坚硬的城墙炸出了一个口子。早已待命的部队迅速从缺口处冲了进去与日军展开搏斗,从前线战斗的激烈情况中,阙汉骞发现炸开一个缺口用处不大,日军拼死抵抗很容易就将缺口挡住了。

他随即又请求总部出动空军支援,而且这次他要求飞机对准城墙轰炸,炸的口子越多越好,好叫日军疲于应付。

经过这次轮番轰炸,腾冲城墙被炸出了13道口子,城中只有3000人的日军根本没能力堵住这么多出豁口,很快就有5000多名士兵攻入了城内,与敌人展开了巷战。

当时腾冲城内房屋密集,日军依托民房处处设防,导致远征军每争夺一间房子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战斗中,阙汉骞将军甚至亲自赶到前线督战,在前线他经过观察,猜测出敌人的指挥部设在城中东门附近。于是,数十架飞机又对东门附近展开了轮番轰炸。

战后,经过打扫战场,发现东门的地下室中有30多位日军将领闷死在了这里。

后来由于巷战牺牲严重,20集团军只好将防止敌人增援的130调到了腾冲城中。经过42天的激战,守城的3000名敌人才被全部歼灭。

腾冲战役可以说是最为彻底的一场歼灭战。战后经过统计,腾冲战役日军仅有300多人溃逃到了城外,60多人被俘,剩下的6000多名将士全部被击毙。中国远征军则付出了伤亡1200多名军官和1万7千多名士兵的代价。

阙汉骞将军为了纪念阵亡将士,专门在腾冲修建了一座纪念塔,上面刻有“陆军五十四军一九八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军长阙汉骞题”。

之后,在战斗中随军的美国顾问史塔尔将军对这场战役极为钦佩,还专门将其补拍成了电影,在国际上影响巨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