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低头族”护颈 中医有妙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低头族”护颈 中医有妙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411/21270457.html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低头族”越来越多,颈椎反弓问题日益凸显。颈椎反弓不仅会导致颈部疼痛、僵硬,还可能引发头痛、头晕、手臂麻木等一系列症状。幸运的是,中医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护颈方法,包括颈椎牵引、推拿理筋、穴位按摩等,同时配合功能锻炼和中医食疗,可以有效缓解颈椎不适,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中医护颈方法多

颈椎牵引

颈椎牵引可扩大椎间隙,调整颈椎曲度,减轻神经根刺激,缓解疼痛症状。大家可居家使用简易充气式颈椎牵引器,每日牵引1~2次,时间以半小时为宜。需要注意的是,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走路有踩棉花感者)不宜采用此法。

推拿理筋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理筋手法可使颈部气血通畅,血行而瘀散,气行则痛止。操作方法:操作者用双手掌根部,从患者颈部沿脊柱两侧按揉至腰部;然后用双手拇指按揉患者颈后两侧1020次;最后双手提拿患者颈后、颈两侧及肩部肌肉810次。此法可舒筋活血、散瘀镇痛,使病变处“肉松、筋顺、骨正”。

穴位按摩

取风池穴、天柱穴、大椎穴、肩井穴、阿是穴(即疼痛处),用拇指指腹按揉,每穴35分钟,每日12次。大家亦可对上述穴位进行艾灸,灸至局部出现红晕为度。按摩或艾灸上述穴位可起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 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下,两个“大筋”外侧缘的凹陷中,与耳垂平齐。
  • 天柱穴:位于颈后,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处。
  • 大椎穴:位于颈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 肩井穴:位于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处。

使用药枕

将丹参、川芎、细辛、黄芪、没药、乳香、防风等中药装入布袋中,制成药枕,于每晚睡前使用0.5~1小时,然后再换用普通枕头。此药枕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行气止痛的功效。

颈托固定

适当限制颈椎活动,有利于改善颈椎反曲,减轻组织水肿。颈托不仅可以固定颈椎,还可使头颈适度后仰,改善颈椎曲度。需要注意的是,颈托可短时、间断佩戴,不宜长时、长期使用。

中医食疗

取生姜20克,葱白段(带葱须)20克,葛根粉3~4克。将生姜切片,与葱白段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最后调入葛根粉及适量红糖即可。此食疗方具有祛风散寒、解肌升阳的功效。

功能锻炼不可少

抱头后伸

将头抬高,挺直腰背,双手抱住枕后部,尽量使头后伸,让颈椎向后做抗阻运动。每次1520下,每日23次。此动作可增强颈后肌肉力量,有利于恢复颈椎生理曲度。

站立伸颈踮脚尖

取站立位,双侧手臂自然下垂,抬头伸长颈部,挺胸收腹,不时踮起脚尖,保持颈椎、胸椎、腰椎呈一条直线,自然平静呼吸。每次站510分钟,每日23次。

后伸旋转

取站立位或坐于靠背椅上,双手叉腰,颈部适当后伸,然后缓慢向左、向右旋转头部。每次1520下,每日23次。

托下颌抬头

在工作间隙,端坐,闭目,双肘支撑于桌面上,双手托住下颌,持续向上向后推举头颈部。每次35分钟,每日34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