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逐“绿”而变,南通精绘城乡融合美丽新图景
向“新”而行、逐“绿”而变,南通精绘城乡融合美丽新图景
季夏时节,暑意未消。走进南通海安的季和智慧农场,满目绿色,近2000亩水稻个头均匀、长势喜人。立于田间的大屏动态展现着农场生产全貌,无人机正盘旋在稻田上方,每两小时一次将田间数据上传到大田智慧管理平台。农场负责人介绍,这里每一块地都有数字编码与专属信息,借助卫星和无人机,田块面积、种植作物、病害风险、农机轨迹等都可在屏幕上一目了然,还能根据当前作物生长需要,操控田间水阀进行智能灌溉。
8月9日,南通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城乡融合,绘就美丽南通新图景”主题新闻发布会,从空间规划、生态提升、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水网建设等方面,展现全域美丽的生态环境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图景。
今年以来,南通精心编制了临海地区空间与产业规划,全力服务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助力南通打造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质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描绘富有江海平原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空间蓝图,当前村庄规划编制推进率达98.7%,居全省前列。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施盐碱地综合利用、山水工程、海洋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等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青龙港因青龙河而得名,历史上是海门和启东地区通往上海的必经之地,是长江入海口第一渡。此前,这里曾发展过沿江化工产业,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经过综合治理,青龙河沿线雨污混流排口全面清理接管,“散乱污”企业、畜禽养殖污染、“三场一站”和码头污染等全部整改到位。如今,青龙港码头已变为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老旧建筑改造或重建后,蝶变为草坪、林地、亲水平台、内部码头等,成为展示海门沿江生态的“形象大使”。一位到此骑行的游客表示,“每当夜幕降临,许多市民会来江边散步,沐浴着江风,行走在江边步道,很有在大城市的感觉。”
位于海门城乡接合部的江苏慧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高门槛高附加值特色原料药为主营业务的医药企业,同时也是一家绿色发展领军企业。该公司与多所高校联合研制废水处理系统、废气处理装置以及光伏发电项目。公司总经理邹平表示,以绿色理念持续引领企业发展,既带动了经济效应增长,也进而带动企业绿色结构升级。
近年来,南通市把生态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纳入美丽南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把河道和公园相互融合,在全国率先提出城市河道公园的概念,变岸为路,变河为湖,打造人水相融的滨水公园,目前已建成城市河道公园40座,海安新通扬运河市区段、启东头兴港公园和市区铺港河、城山河等一批河道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
伴随老码头的焕新,南通城市更新在如火如荼进行中。2022年以来,南通市共完成281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涉及居民约14.8万户,建筑面积超1300万平方米。原本设施老化、外观不佳的老旧小区,如今外墙窗户翻新、道路宽敞整洁、停车位增加,小区整体“颜值”大幅提升。同时,在各类功能设施服务能力方面,也在补齐了社区管理和服务短板。今年5月,崇川区南川园社区食堂开业,辐射周边6000户居民,为有用餐需求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特殊群体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与城市繁荣融合并进,南通宜居宜业魅力乡村的步伐也更坚实。禽蛋养殖是南通海安的五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在的江苏天成科技集团天晟牧园集蛋中心内,一枚枚刚从鸡舍出来的鸡蛋进入智能化生产线,清洗、消毒、裂纹检测、称重.....“自动化鸡蛋分拣设备线每小时能够处理12万枚,比人工效率至少提高了十倍。”江苏天成集团常务副总王文郁说,不仅用工缩短为原来的1/6,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鸡蛋质量的精确把控。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围绕现代农业“一只蛋”,坚定走数字化、智慧化发展之路,构建出蛋鸡养殖、饲料加工、蛋品加工、物流体系、质量溯源、管理服务、联农带农全链条标准体系。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农业竞产业“关键招”。南通努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构建种产加销服贯通、一二三产融合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同时,聚焦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积极打造具有江海平原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乡村面貌精彩蝶变、焕然一新,全域展现美丽乡村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