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贺建奎基因编辑双胞胎事件:技术突破与伦理争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贺建奎基因编辑双胞胎事件:技术突破与伦理争议

引用
澎湃
7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27559
2.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ab692feeed090e1a382b0523a38cad16
3.
https://www.cirm.ca.gov/zh-CN/therapeutic_technology/gene-therapy-all/
4.
http://www.rmlt.com.cn/2024/0906/711701.shtml
5.
http://chyyyygl.com/jingpinwenzhang/4946.html
6.
https://innovativegenomics.org/zh-CN/%E6%B8%85%E8%84%86%E7%99%BE%E7%A7%91/Crispr-%E4%BC%A6%E7%90%86/
7.
https://www.itri.org.tw/ListStyle.aspx?DisplayStyle=18_content&SiteID=1&MmmID=1036452026061075714&MGID=1255231075316122614

2018年11月,原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他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了双胞胎女孩“露露”和“娜娜”的胚胎基因组,使其天生具有抵抗HIV病毒的能力。这一消息震惊了全球科学界,引发了广泛的伦理争议和技术风险讨论。

CCR5基因与寿命的关系

贺建奎选择编辑的是CCR5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HIV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通过敲除CCR5基因,理论上可以阻止HIV病毒的感染。然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研究发现,携带两个突变CCR5基因副本的人,其寿命可能会缩短。这项研究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数据,分析了40多万名志愿者的基因信息,发现CCR5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影响人体对其他疾病(如流感)的抵抗力,从而影响寿命。

基因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

自2012年CRISPR技术诞生以来,基因编辑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据统计,2014年至2023年间,全球共发表了约70810篇相关论文,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20%。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尤为突出,有7所机构跻身全球论文发表量前20位。同时,基因编辑技术也在不断迭代更新,从最初的锌指核酸酶(ZFN)和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核酸酶(TALEN),发展到目前主流的CRISPR技术。近年来,碱基编辑(BE)、先导编辑(PE)等新一代技术相继问世,为治疗遗传疾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伦理争议与风险考量

尽管基因编辑技术展现出巨大的医疗潜力,但其应用也引发了诸多伦理争议。首先,基因编辑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贺建奎事件中,就有研究指出CCR5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影响个体的寿命。其次,基因编辑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由于高昂的技术成本,基因编辑治疗可能只有少数人能够负担得起,从而加剧健康不平等。此外,基因编辑还引发了对“设计婴儿”和人类尊严的担忧。如果基因编辑技术被用于非医疗目的,如增强智力或改善外貌,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

未来展望

基因编辑技术无疑将为人类健康带来重大突破,但其发展必须在严格的伦理框架下进行。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需要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公平性。同时,公众参与和透明度也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充分的讨论和共识,才能确保基因编辑技术真正造福全人类,而不是成为新的风险来源。

贺建奎事件虽然暴露出基因编辑技术在伦理和安全方面的诸多挑战,但也促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这一领域的规范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伦理框架的完善,基因编辑有望在治疗遗传疾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一过程需要时间,更需要谨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