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职场新人必读:如何在职场文化中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职场新人必读:如何在职场文化中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39372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QBJ9NLE0552ZIWD.html
3.
https://post.smzdm.com/p/a3469l3d/
4.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32062
5.
https://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buneiyaowen/rsxw/202410/t20241018_527753.html?from=qcc
6.
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24/0710/c1008-40275206.html
7.
https://www.sohu.com/a/853014478_121798711
8.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8A0AOM05533UHD.html
9.
https://www.jsgrb.com/article/content.html?key=670cc4409ea8a3b7438b456a&type=lists

随着各大高校毕业典礼结束,毕业生们纷纷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初入职场,了解和掌握劳动权益保障的基本技能至关重要。职场文化中的不公平现象屡见不鲜,无论是性别歧视、年龄歧视还是工作环境中的不公平对待,都对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职场新人需要学会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记录证据、内部沟通等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实现职业理想。

01

关键时间点:劳动法为你撑腰

作为职场新人,了解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加班、劳动合同签订等关键时间点的规定,是维护自身权益的第一步。

  • 入职首月:劳动合同签订成焦点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新入职员工必须在入职后的一个月内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条款。如果企业拖延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因此,职场新人务必保存好入职证据,并在一个月内主动询问合同签订进展。

  • 试用期:最长不过六个月的权益保障

试用期是职场生涯的初期阶段,其长度和待遇一直是劳动者关注的焦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试用期的长度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同一企业内对同一雇员只能设定一次试用期。这一规定旨在防止企业滥用试用期制度,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加班限制:每月不超36小时的劳动底线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加班已成为职场中的常态。然而,加班并非无限制地延长工作时间。《劳动法》明确规定,除特殊情况外,每日加班不得超过1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和健康权,防止过度加班对劳动者造成身心伤害。

  • 劳动仲裁时效:60天内的权利救济期

当职场人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劳动仲裁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维权途径。然而,劳动仲裁并非无期限地等待处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时效为60天,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这一时效期限,将可能增加维权的难度和复杂性。

  • 工作满1年:带薪年休假的法定福利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员工享有带薪年休假。休假天数根据累计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最低不少于5天。这一规定旨在鼓励员工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02

真实案例:权益受损就在身边

了解了基本的劳动法规后,让我们通过几个真实案例,看看职场新人可能遇到的权益受损情况。

  • 老板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合法吗?

小张与某店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入职从事实习服务员岗位。2022年9月12日,店长通过微信告知小张“今天上完就行了”,对小张发出辞退通知。之后,小张多次要求上班,店长一直未予答复,也未安排上班。小张于是申请仲裁,裁决如下:一、被告申请人自本裁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一次性支付申请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赔偿金1900元/月÷2×2=1900元。二、驳回申请人其他仲裁请求。小张不服该仲裁裁决,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作出民事判决:一、被告于本判决生效后三日内支付原告小张经济赔偿金1900元;二、驳回原告小张的其他诉讼请求。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及时保留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 外卖员小休期间发生事故是职务行为吗?

小李任职某公司从事外卖配送服务。2021年8月28日,小李下午工作班次时间为16时至21时,当晚20时左右,其完成单次配送并在平台点击“小休”后驾驶无号牌两轮电动车前往某小吃街吃饭,行驶至某小区路段时与何某驾驶的两轮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何某受伤、车辆受损的道路交通事故,何某立即被送往医院治疗,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何某家属诉至法院,请求赔偿包括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在内的各项损失。经查,小李驾驶的车辆为两轮轻便摩托车,其与何某对本起交通事故的发生负同等责任,何某因本起交通事故造成各项损失共计471588.02元。小李任职公司在某保险公司投保雇主责任险,赔偿限额为60万元,小李为雇主责任险清单所列雇员,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内。法院认为,因小李系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发生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同等责任,故用人单位对上述损失应承担50%的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在保险公司投保雇主责任险,事故损失应先由保险公司在保险范围内赔付,不足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因此判决保险公司赔偿何某家属235794.01元。

这个案例说明,即使是新业态就业人员,其合法权益同样受到法律保护。在工作中遇到意外事故,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己的权益。

03

实用指南: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了解了法律规定和案例后,让我们看看职场新人具体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 建立有棱角的人设

在职场上学会立有棱角的人设,会帮你规避掉很多麻烦事。比如,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下班后不回工作消息”的原则,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被动加班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处理职场关系时应该以理性和合适的方式为原则,避免过度冲突和损害与他人的合作关系。

  • 理性维权,避免过度“发疯”

在职场中,情绪稳定和冷静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把情绪写在脸上,将怼人当成自我捍卫的手段,只会被认为是缺乏控制力和沟通技巧的表现。职场“发疯”并非强行整顿职场、宣泄自己的不满,而是适当争取自己的生存权益。在争取自己权益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保持理性和客观,以避免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或不满。

  • 提升沟通技巧

职场新人在进入工作环境后,沟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掌握高效的沟通技巧不仅能帮助新人迅速融入团队,同时也能提升工作效率,赢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与尊重。以下是职场新人必学的高效沟通技巧,涵盖多个维度,从了解沟通背景、明确沟通目的,到培养倾听能力、境外沟通误区等方面展开讨论。

  • 明确沟通的目的和背景

职场新人应该对所要传达的信息有清晰的认识,并考虑沟通对象的性格、偏好及当前的工作状态。了解这些信息能帮助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和时机,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 培养倾听能力

沟通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是需要理解对方的立场和需求。积极倾听能展现你的尊重和专业性,是建立信任和理解的桥梁。倾听时应表现在眼神、点头示意等非语言信号上,避免频繁打断对方,认真听完其意见和反馈。

  • 展示能力,赢得信任

职场新人不应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遇到合适机会要勇于承担责任,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同时,对于自己的失误和不足,也要勇于承认并寻求解决方案,这是一个成熟和负责任的表现。

04

结语:勇敢维护权益,开启职场新篇章

职场新人在面对权益受损时,往往因为经验不足或害怕失去工作而选择忍耐。但这种做法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让情况变得更糟。记住,维护自己的权益不是一件丢脸的事,而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通过了解劳动法规、学习维权方法和提升沟通技巧,你一定能在职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开启精彩的职业生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