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永诚再度携手:引种创新驱动自主育种,培育中国特色种猪品种
牧原&永诚再度携手:引种创新驱动自主育种,培育中国特色种猪品种
牧原&永诚再度携手:引种创新驱动自主育种,培育中国特色种猪品种
2025 年 2 月 12-13 日 ,牧原股份再 度 引入永诚杜洛克优质种源,双方在种猪育种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
2024年中国进口种猪3324头创近五年新低
“引种依赖”向“自主可控”转型
近年来,在非洲猪瘟疫情、环保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传统依赖进口种猪的产业模式被打破,国内大型养殖企业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德康集团等开始加速构建自主育种体系,培育适应本土需求的配套系种猪,推动中国种猪产业从“引种依赖”向“自主可控”转型升级。同时,国内养猪企业之间的种源交流与合作育种不断加深,这不仅促进了遗传资源的共享,还加速了优良品种的培育进程,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据新猪派统计,2024年中国进口种猪3324头创近五年新低,这得益于我国在种猪育种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为未来种猪遗传能力的不断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2025年2月12-13日,牧原股份再度引入永诚杜洛克优质种源,双方在种猪育种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此次引种事件也从侧面反映我国种猪企业育种能力的提升,标志着我国养猪业正向着更加独立自主的方向发展。
能力提升、技术进步、政策支持
三大因素共同助力我国种源自主可控
过去15年间,国内养猪业对进口种猪依赖程度较高。美国、法国、丹麦等国是主要的引种来源国。但随着近年来国内大型企业种猪体系的日趋完善,他们已逐渐减少了对进口种猪的依赖。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新猪派分析,国内种猪进口量减少的原因有三。
首先,国内生猪养殖企业及种猪育种企业的育种能力均有提升。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德康集团、永诚育种集团等企业在育种方面持续投入,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种猪群,已经具备在体系内扩繁以及保种的能力,逐渐减少了对进口种猪的依赖。
从 生猪养殖企业 生产 数据来看,全国平均 PSY (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从早期的 17-18 提升至 2022 年的 21.13 。以 2024 年头部企业为例,神农、牧原的 PSY 分别达到 28.4 、 28 ,基本与美国 2022 年 PSY ( 27.81 )持平。虽然与丹麦( 2022 年 PSY 为 34.14 )、法国( 2022 年 PSY 为 30.38 )仍有差距,但进步显著。
而从种猪企业性能数据来看,永诚种猪表现不凡,杜洛克、大白、长白公猪校正达120kg前25%所需日龄分别为142.6、143.2、147.8天,其中杜洛克公猪校正达120kg所需时间较国家平均水平提速15-20天,并且已经达到甚至优于国际水平。
据了解,永诚通过杜洛克、大白、长白的三元杂交体系,能够实现商品猪在146日龄达到120kg,180日龄达到159.6kg的上市标准,较行业的常规出栏日龄(160-180天)水平提前14-34天!如此推算,若同样饲养160天,永诚商品猪则有14天的增重空间,可实现16.8kg的增重,对于一个万头规模猪企而言,可实现增收252万元,对生猪企业“增效降本”高度赋能。
其次,基因技术与育种创新技术进步推动育种发展。如温氏股份采用封闭式的群体继代选育法,将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专门化品系-长白HN151系种猪,生产出的肉猪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永诚育种集团在育种过程中运用联合遗传评估、基因组评估等先进的遗传评估手段,结合数量遗传学育种和全基因组育种方法,构建卓越的种猪育种体系,不断改善种猪的遗传进展,提高商品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2024年,永诚育种集团在美国普渡大学及美国育种顾问的协助下,重新制定了更适合我们中国市场的新指数。随着新指数的应用,永诚育种集团的种猪性能将会得到更加快速的提升,持续为市场提供性能更好更健康的种猪。
最后,国家对生猪种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生猪种业的发展。在新一轮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指导下,各地纷纷加大对种猪育种的扶持力度,从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种猪育种工作,推动国内种猪育种水平的提升。
着眼育种体系的升级与创新
选育升级,迈向自给自足新征程
据新猪派了解,在进一步提升种猪品质和性能的道路上,国内养猪企业更加注重种猪的生长性能、高屠宰率、降本成效等。对此,部分种猪企业针对种猪生长速度、瘦肉率、强健度、饲料转化率以及线性增重性能等指标对终端父系开展选育,进一步提升了种猪的整体品质,打造适应养猪行业当前及未来需求的卓越种猪。
而这些选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种猪性能测定,目前我国多家种猪企业开展种猪性能测定。以永诚为例,其制定了严格的育种标准化流程,长期坚持大比例种猪生长性能测定,平均每小时测定80头,每周对核心场原始数据进行细致检查,通过全基因组验证系谱准确性,并与高校紧密合作审查数据,从源头上保证了育种数据的可靠性。
永诚测定流程:赶猪-称重-记录重量-测背膘、眼肌面积-赶回-测量数值记录
2024年,永诚共测定杜洛克公猪6156头、大白公猪1585头、长白公猪1182头,测定数据不仅为选育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有效指导了后续种猪的生产和遗传改良方向。可见,永诚育种集团不仅关注当前育种技术的优化与应用,更着眼于未来育种体系的升级与创新。
规划2035年核心种源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形成“华系”种猪品牌
2021年4月,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实施《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文件规划到2035年,建成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形成“华系”种猪品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猪企业3-5个。
在新一轮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指导下,我国种猪遗传改良工作将不断推进,种猪性能水平和生猪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会持续提高,良种供给能力也将不断增强,向着种猪自给自足甚至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种猪品种的目标迈进,永诚育种集团正以创新基因 为我国种业振兴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