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酗酒竟让身体“饿瘦”?
长期酗酒竟让身体“饿瘦”?
长期酗酒不仅会导致身体摄入大量热量,还会引发多种营养素缺乏问题,如锌、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等。这使得身体在看似能量过剩的情况下,实际上却处于“饥饿状态”。此外,酒精还能帮助脂肪优先囤积在腹部,导致啤酒肚等问题。因此,为了身体健康,建议少喝或不喝酒,保持均衡饮食。
酒精:营养吸收的“隐形杀手”
长期饮酒、过量饮酒的人容易出现营养素的缺乏,甚至发生营养不良。这是什么原因呢?酒精,也叫乙醇(C₂H₅OH),是一种碳水化合物。酒精提供的能量被称为“空”热量,因为它不伴随其他重要的营养素。经常饮酒的人社交活动较多,过量饮酒可能导致总的能量摄入过多,但却减少了其他营养素的摄入,造成营养失衡。
酒精的代谢需要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耗能,诸如维生素B1的消耗都很大,造成身体的损伤和神经功能失调,具体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认知能力下降等。长期饮酒影响胃肠黏膜对维生素的吸收,也会造成肝损害,影响维生素在肝脏的储存和代谢,维生素A和叶酸的形成效率也会降低,容易发生眼部病变,机体免疫力下降、生长发育受阻、皮肤病变、食欲不振、手脚麻木和贫血等症状。并且酒精的利尿作用会造成锌的流失增加,锌缺乏可导致机体内感染的危险以及神经发育不良等问题。
营养缺乏的具体表现
维生素B1缺乏:酒精代谢会大量消耗维生素B1,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粗杂粮、瘦肉、大豆中。建议减少大米的淘洗次数,因为维生素B1溶于水,淘洗次数越多流失越多。
维生素A缺乏:长期饮酒会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和代谢,导致视力问题。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鱼肝油、动物内脏、鸡蛋、全奶、深绿叶蔬菜、薯类、橙黄蔬菜,其中的β-胡萝卜素也能转化成维生素A。
锌缺乏:酒精的利尿作用会导致锌流失增加,影响免疫功能。锌主要来源于海产品和坚果类食品,例如生蚝、虾蟹、花生、核桃等,建议每周吃1-2次。
“酒量好”不等于健康
很多人认为“酒量好”是身体好的表现,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酒量的好坏主要与体内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有关,而与身体健康状况关系不大。有些人酒量看似很大,但长期大量饮酒同样会导致营养缺乏和健康问题。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脂肪肝,酒精代谢过程中会增加磷酸甘油的产生,后者与脂肪酸结合并变成甘油三酯,过多积累在肝脏里就变成了脂肪肝。持续饮酒还会激活免疫系统,导致白细胞介素在中性粒细胞的帮助下攻击肝细胞,最终甚至变为 “酒精性肝炎”。持续的肝损伤会导致不可逆的肝损伤。
因此,为了身体健康,建议少喝或不喝酒,保持均衡饮食。如果不得不饮酒,也要注意补充相应的营养素,以减轻酒精对身体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