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36年研究:染发真的致癌吗?
哈佛36年研究:染发真的致癌吗?
哈佛大学历时36年的研究终于给出了答案:使用永久性染发剂确实会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但总体风险仍在可接受范围内。这项研究涉及11.7万名女性,是迄今为止关于染发与癌症关系最权威的研究之一。那么,具体哪些癌症的风险会增加?染发剂中的有害成分到底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安全染发呢?
染发真的会致癌吗?
2020年,哈佛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等机构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研究团队对11.7万名女性进行了长达36年的随访,期间记录了各类癌症的发病情况。研究发现,使用永久性染发剂的女性相比不使用者,患以下癌症的风险有所增加:
- 乳腺癌风险增加9%
- 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增加28%
- 卵巢癌风险增加15%
- 基底细胞癌风险增加5%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风险的增加虽然令人关注,但并不意味着染发就会必然导致癌症。研究还发现,染发剂的使用与大多数其他癌症(如肺癌、结直肠癌等)的风险没有显著关联。
染发剂中的致癌成分
染发剂中最受关注的成分是对苯二胺。这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三类致癌物。但专家指出,对苯二胺的致癌性在日常使用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国相关标准对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含量有严格限制,只要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品,不会给健康带来过大风险。
另一项值得关注的研究来自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SCCS)。2024年10月,SCCS发布关于邻苯基苯酚及其盐类的安全评估最终意见。尽管这些物质被分类为2类致癌物,但SCCS认为,在规定浓度下使用是安全的。具体来说,邻苯基苯酚在驻留类化妆品中的最高浓度为0.15%,在淋洗类化妆品中的最高浓度为0.2%。
染发还可能带来哪些风险?
除了癌症风险,染发剂还可能带来其他健康隐患:
过敏反应:染发剂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导致头皮瘙痒、发红、红肿等过敏反应。哮喘或鼻炎患者还可能出现咽喉疼痛、水肿等呼吸道症状。
脱发:染发过程会损伤毛囊,频繁染发容易导致毛囊无法正常代谢,引起脱发。
重金属中毒:一些不合格的染发剂可能含有过量的汞、铅等重金属,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中毒。
肝脏损伤:频繁使用染发剂可能对肝脏功能造成慢性损害,出现头昏、四肢麻木、腹痛等症状。
如何安全染发?
虽然染发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选择合格产品:购买时查看外包装是否有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国妆特字标识),不要轻信所谓的“纯植物”染发剂。
进行过敏测试:染发前48-72小时在耳后或手肘内侧进行过敏测试,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
控制染发频率:建议每年染发不超过2-3次,黑色染发剂由于对苯二胺含量较高,应尽量减少使用。
注意头皮健康:头皮有伤口或炎症时不要染发,避免化学物质通过伤口进入体内。
特殊人群慎用:染发剂过敏者、年老体弱、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应避免染发。
选择浅色系:研究发现,自然发色为浅色的人使用染发剂时,患皮肤基底细胞癌的风险更高。因此,建议选择与自然发色相近的颜色。
结语
染发是否致癌?答案已经明确: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染发带来的癌症风险是可控的。但为了健康考虑,建议大家谨慎对待染发,选择合格产品,控制染发频率,做好安全防护。记住,美丽固然重要,但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