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冲刺“中国海鲜预制菜之都”:资源优势+政策支持+金融助力
大连冲刺“中国海鲜预制菜之都”:资源优势+政策支持+金融助力
大连,这座依海而建的城市,正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全力冲刺“中国海鲜预制菜之都”的新名片。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大连不仅拥有丰富的海产资源,更具备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强大的加工能力,为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资源优势奠定产业基础
大连海域横跨渤海和黄海,拥有长达2211公里的海岸线,海域面积达2.9万平方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水温条件,使得大连成为海参、鲍鱼、虾夷扇贝等高品质海鲜的重要产地。据统计,大连每年海产品产量超过百万吨,其中仅瓦房店地区2023年海参养殖产量就达1.7万吨,产值近30.2亿元。
丰富的海产资源为预制菜产业提供了优质原料。目前,大连海鲜预制菜市场已形成从传统鱼虾蟹贝到创新预制菜品的多样化产品体系。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不断进步,大连海鲜预制菜不仅保持了食材的新鲜度和口感,更实现了快速配送,满足了消费者对便捷与美味的双重需求。
政策引领,协会助力
为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辽宁省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预制菜产业作为新兴消费品重点培育方向,大连市更是提出打造“中国海鲜预制菜之都”的目标。预计到2024年末,大连海鲜预制菜产业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创建万亿级产业集群。
2023年2月,大连市预制菜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协会由多家知名企业牵头,涵盖预制菜加工企业及其上下游供应链。协会致力于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维护会员权益,推动产业升级,为打造“中国海鲜预制菜之都”贡献力量。
金融活水浇灌产业发展
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为大连预制菜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以邮储银行大连分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与大连市预制菜行业协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意向授信20亿元。在瓦房店海参产业大会上,8家金融机构更是与瓦房店海参协会签订授信协议,总授信额达25亿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创新驱动,未来可期
大连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海参、贝类等海洋预制食品加工技术研究,成功开发出多款特色海鲜产品。预计到2025年,瓦房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生产总值将达到30亿元,进一步巩固大连在海鲜预制菜领域的领先地位。
面对万亿级市场空间,大连正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政策支持为保障,以金融活水为支撑,全力推进海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这座海滨城市,正在用“鲜”味十足的预制菜,开启海洋经济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