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第一锅”:天津芦台大集上的非遗美味
“宁河第一锅”:天津芦台大集上的非遗美味
“开锅咯!”随着一声响亮的吆喝,直径2.25米的“宁河第一锅”缓缓掀开锅盖,腾腾热气中,一锅香喷喷的肉焖米饭映入眼帘。这是2025年1月2日,农历腊月初三,天津芦台大集上最引人注目的场景。
这口大锅来头不小。它诞生于2024年11月26日,由宁和稻香正信捌零年代民宿引进,经过八天的精心设计和搭建,终于在芦台大集上惊艳亮相。大锅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选用优质铁材焊接成支撑框架,四周垒起防火墙,设置环形火道和双烟囱,还专门配备了可拆卸的梯子和护栏,确保安全作业。
“宁河第一锅”并非只是一个摆设,它承载着宁河人的智慧和对美食的追求。从最初的肉焖米饭,到后来的腊八粥、瓜酱、水溜丸子,每一锅美食都凝聚着宁河人的匠心。特别是肉焖米饭,作为宁河的特色非遗美食,更是勾起了无数人的乡愁记忆。
芦台大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50多年。这个天津市规模最大的农村大集,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场所,更是一座活生生的民俗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飞镲表演的震撼场面,听到关有志师傅说“一镲一镲的打击声叠起来,就像海浪一样,给人澎湃的感觉”;你可以欣赏到芦台葫芦雕刻第四代传承人冯皓的精湛技艺,感受每一刀雕刻出的温度;你还可以在巧手妈妈团制作的绒花前驻足,听她们讲述“戴绒花是天津妈妈的一种仪式感”的故事。
大集上近千个摊位从南到北一字排开,一眼望不到头。从宁河大米到七里海河蟹,从红瑶甘薯到岳川辣酱,各种特色农产品应有尽有。市民张阿姨说:“我老家就是宁河的,从小时候就吃过这肉焖米饭。这次坐大巴车来赶宁河大集,我特别高兴。”9岁的薄欣雨兴奋地分享着她的发现:“这里有我爱吃的萝卜,香甜可口的红薯,还有没吃过的小馒头蘸酱……”
自腊月初八盛大开集以来,芦台大集已累计吸引近50万人次前来赶集,综合性收益接近3000万元。这个充满人文魅力和乡土气息的大集,不仅是天津特色、特产的鲜活展现,更是人们心中难以忘怀的乡愁记忆。而“宁河第一锅”,无疑成为了这幅热闹画卷中最亮眼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