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孔子教你社交中的语言艺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孔子教你社交中的语言艺术

引用
光明网
9
来源
1.
https://news.gmw.cn/2024-05/13/content_37318934.htm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6/17/content_26063823.htm
3.
https://m.sohu.com/a/838580619_121124791/?pvid=000115_3w_a
4.
https://m.sohu.com/a/796782682_121124795/?pvid=000115_3w_a
5.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310bd23ffda7490cb5c6a39518547903!!wm_id=bc1b620f99b846679cb5f5c37a145268
6.
https://ci.cn/en/site/1261007000/kyxw/18977?lang=lc
7.
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408/31/c9701542.html
8.
http://songdu.net/SdPage?id=whzg&subPage=36f776d6-72f1-4e7d-b7e1-9050cc556523&lmId=F8C98E23-D166-667C-F6B7-E10EC8574EFA
9.
http://www.news.cn/world/20250121/45fe19812173477bad4d04f27b761399/c.html

在当今社会,语言表达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交能力的重要标准。然而,很多人在社交场合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要么词不达意,要么言多必失。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语言艺术体系,这套体系不仅体现在《论语》的字里行间,更在当代的孔子学院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01

“游于艺”:语言表达的艺术境界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育总纲。其中的“游于艺”不仅指学习六艺(礼、乐、射、驭、书、数),更蕴含着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观。

“游”字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如“父母在,不远游”“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等,其含义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但孔子赋予了“游”更深层的教育意义:它既是一种基于内向性之想象的愉悦活动,如文艺创作中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更是一种外向性的实践交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实际联系和互动。

这种“游于艺”的思想,为我们在社交中运用语言艺术提供了重要启示:语言表达不应局限于机械的技巧训练,而应是一种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实践智慧。

02

孔子的说话之道:原则、禁忌与技巧

孔子的说话之道,集中体现了其语言艺术的精髓。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说话的高度重视:“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他认为,说话不仅关乎个人荣辱,更可能惊天动地,因此必须慎重。

原则:慎言与择人择言

孔子强调说话要慎重、准确、负责任。“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在说话之前要多听多看,有疑虑的地方要保留,拿得准的才说,这样才能减少错误和后悔。

同时,孔子还强调要根据对象和场合选择合适的说话方式。“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与可以说话的人不说话,会失去人才;不该说话时却说了,就是说错了话。此外,他还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即根据听众的水平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禁忌:避免四种语言陷阱

孔子指出,说话要避免四种问题:

  1. 内容不当:“子不语怪、力、乱、神。”不谈论怪异、暴力、混乱和鬼神之事。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反对花言巧语和虚伪做作。
  3. 强嘴利舌:“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要用伶牙俐齿去争辩,以免招人厌烦。
  4. 无端抱怨:“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不抱怨天,不责怪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技巧:辞达与文采的平衡

孔子认为,说话要“辞达而已”,即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楚意思。如他评价《诗经》只用“思无邪”三个字,评价学生也只用“由也果”“赐也达”等寥寥数语,却能精准概括其特点。

同时,孔子也很重视文采,提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他善于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入则孝,出则悌”等,使语言既有深度又易懂。

03

当代传承:孔子学院的创新实践

在当代,孔子的语言艺术正通过孔子学院这一平台得到传承和创新。以忠南大学孔子学院为例,该院每年召开两次教学研讨会,探讨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承的新方法。

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老师们分享了中国的流行文化,包括怀旧复古文化、国风文化、“夸”文化、自媒体文化和社交文化等。这些内容不仅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也体现了语言艺术在当代社交中的新发展。

本土中文教师还结合当地情况,设计了体验式文化教学。例如,在剪纸教学中,他们不仅讲解了中国剪纸艺术的渊源、流派和工艺知识,还让学员亲自实践,剪出立体的“春”字。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正是对孔子“游于艺”思想的现代诠释。

孔子的语言艺术,不仅是古代圣人的智慧结晶,更是当代人提升社交能力的宝贵资源。通过学习孔子的说话之道,我们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培养出一种既谨慎又灵活、既理性又感性的社交智慧。在当今这个讲究沟通的时代,这份来自两千年前的礼物,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