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防跌倒全攻略:从环境改造到生活预防
老年人防跌倒全攻略:从环境改造到生活预防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不断升高。据统计,在65~69岁的老年人中,女性的跌倒发生率约为30%,男性约为13%;而80岁女性的跌倒发生率约为50%,男性约为31%。按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将有6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及独立生活能力。
老年人跌倒不仅会导致躯体损伤、并发症、功能减退和心理障碍,还会增加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预防老年人跌倒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家庭环境改造建议
家庭环境改造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重要措施。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改造建议:
1. 地面改造
- 保持地面平整干燥,及时清理水渍。
- 在卫生间、浴室、厨房铺设防滑垫。
- 去除不必要的台阶、门槛和家具滑轨,或粘贴黄色提醒标识。
- 减少使用地毯或地垫,如需使用应固定在地面并及时去除卷边和隆起。
2. 灯光改造
- 在卫生间、玄关、过道、厨房等区域安装照明。
- 照明开关应设置在方便老年人使用的位置和高度。
- 夜间活动时应及时打开照明,可配备小夜灯或自动感应灯。
3. 扶手安装
- 在淋浴室、浴缸旁、马桶座、座椅、沙发、床旁等常起身处安装扶手。
- 扶手应使用防滑材质,易于抓握,高度适中。
- 不具备安装条件的家庭可使用稳固、高度合适的家具代替。
4. 家具选择与摆放
- 选择适合老年人的座椅、沙发和床铺,高度应使老年人坐位时膝关节约90度,双脚可平放于地面。
- 沙发和床铺不宜过于松软,应选择合适硬度。
- 床边应放置床头柜,换鞋、穿衣区域应摆放座椅。
- 家具摆放应考虑老年人活动特点,位置不应经常变动。
5. 杂物清理
- 及时清除走道和房间内的杂物。
- 宠物和孩子的玩具物品应及时整理,避免增加跌倒风险。
日常生活预防措施
除了环境改造,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以下预防措施:
1. 健康宣教
- 对老年人进行穿戴指导、使用床栏指导、起床三部曲指导(起床前平躺30秒、再慢慢坐起后保持坐姿30秒、最后慢慢站起来保持站姿30秒,如无不适方可行走)。
- 教育老年人做到“两慢”(慢转身、慢回头)和“三不急”(不急着站起转身、不急着过马路、不急着追赶公交车)。
2. 合理用药
- 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和种类。
- 了解药物是否会导致头晕、嗜睡等副作用,这类药物应尽量选择在睡觉之前服用。
- 服药后减少活动,以降低跌倒风险。
3. 安全活动
- 饥饿、饱餐时不宜洗澡,洗澡水温不宜过高(37℃~39℃),时间不宜过长。
- 上下楼梯时要扶住扶手,看清地面再下脚,脚底要完全踏在台阶上。
- 避免走坡度大的楼梯或台阶。
4. 运动锻炼
- 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
- 加强臀中肌和核心肌群的训练,如侧卧蚌式、直腿上摆、手膝位小狗式等。
- 锻炼动作应缓慢适度、循序渐进,必要时在家人陪同下进行。
居家改造案例分享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居家改造案例:
玄关和餐厅区域:将原有卫生间门更改位置,增设操作区域,便于日常电器使用,缩短使用动线。
厨房和玄关衣帽柜区域:左侧设置开放收纳区,存放出门常用物品。厨房区域整体规划橱柜,冰箱与橱柜保持同一平面,依次规划洗菜盆和油烟机。通往卧室的门做隐形门处理,阳角位置做弧形角处理,保证空间尺寸舒适和老人安全。
客厅区域:沙发靠墙规划,定制卡座,乳胶坐垫硬度适中。电视内嵌设计,利用电视探出的厚度做灯带照明,保护老人视力。设置老人扶手。
卧室区域:将双人床改为两张单人床,避免相互干扰。配备电动护理床垫,帮助调整卧姿。设计折叠扶手,方便起床。整体采用奶油色和原木色搭配,营造放松且安全的居住环境。
卫生间:封堵原卫生间门,扩大面积实现干湿分离。合理分配收纳空间。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实用产品,如翻身三角垫和护理床,帮助长期卧床的老人调整姿势,预防褥疮和压疮。
结语
老年人跌倒是可预防和控制的。通过家庭环境改造和日常生活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家中的老人创造一个更安全、更舒适的居住环境,让他们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