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沧州铁狮子:千年铸铁奇迹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沧州铁狮子:千年铸铁奇迹揭秘

引用
搜狐
7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3305415_121166495
2.
https://m.bjnews.com.cn/detail/1732423367129762.html
3.
https://www.sohu.com/a/822647339_100164427
4.
https://www.sohu.com/a/771038377_123710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1/22/83544847_1134678099.s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02/08/30493131_1132922926.shtml
7.
http://cedz.gov.cn/cedz/c104774/202305/21eb59ca98d149e9b19f63550b84098a.shtml

沧州铁狮子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铸铁艺术品之一,这座重达32吨的铁铸巨兽,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威严矗立,直到在现代“保护”的名义下,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劫难。

01

历史背景

铁狮子的故事始于公元953年,后周时期。它是由山东著名铸造师李云监工制造,采用分解叠铸的方法,将狮子分为数百板块拼接而成。这座铁狮子不仅是当时铸造技艺的巅峰之作,更是沧州人民心中的骄傲。

据说这个铁狮是后周时期柴荣伐契丹的时,为镇守沧州城下令铸造而成。当时沧州城地处水陆要害,水患时有发生,铸造这么一个铁狮就是用来镇海兽,防水灾。

02

工艺特点

关于沧州“镇海吼”的铸造工艺,则更是让我们见识了古人的聪明才智。重达32吨的铁狮子,即便是今天要一体浇筑也是难题,更遑论古人了。于是,古人便采用了分层浇筑的方法,用了600余方块分节叠铸,这也就保证了铁狮子的腹内能够光滑,更能够解决铁狮子的矗立问题。而自“镇海吼”矗立之后,它矗立了近千年而不倒。

03

文化意义

铁狮子面向东方,象征着勇气与力量。它的存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沧州人。随着时间的流逝,铁狮子逐渐成为了当地的守护神,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这个巨大的铁狮也逐渐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

04

保护现状

这么一个庞然大物顶住了千年的风风雨雨,直到清朝时期,当地洪水暴发,狂风席卷着大量洪水,竟将这尊重达32吨的庞然大物吹翻倒地。当时那个年代,人们面对这个重量级的东西,实在无能为力将它扶起来,于是铁狮就这样在地上躺了近一百年,直到清朝末期,人们才想办法让它重新站了起来。铁狮倒在地上这么长时间,水泡泥蚀,表面的铁开始生锈了。

虽然扶了起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铁狮子也面临着自然侵蚀的威胁。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专家们提出了各种保护方案。但遗憾的是,这些方案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加剧了铁狮子的损害。

为了防雨,专家们想出了为铁狮子搭建了一座亭子。这一看似合理的举措,却因长期遮挡阳光,导致铁狮子表面湿气聚集,反而加速了锈蚀。

铁狮屹立千年之久,长期的雨水冲刷导致铁狮早已深深陷入泥土之中。专家决定新造一座隔水基座,将其安放在隔水台座上,想减少铁狮和雨水的接触。但铁狮重达32吨,要想移动这个大家伙是非常困难的,而当时铁狮的腐蚀已经比较严重,在移动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本已锈蚀不堪的铁狮又遭受到了人为伤害,腿部处有了明显的变形。

此外,为了加固铁狮子的腿部,又想出了使用钢管来进行支撑。但由于材料膨胀,这一措施最终导致了铁狮子腿部结构更为严重的破坏。重新安装的加固钢管和一些填充材料经过雨水的冲刷之后,材料出现膨胀,导致铁狮内部结构也遭破坏,铁狮子在后续不到五年时间里出现了大大小小十几处的裂缝,而这些裂缝又让铁狮子的锈蚀程度进一步加重。

其实铁狮由铸铁制成,本身就有很好的抗腐蚀性,采用分节叠铸技术,保证了铁狮整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铁狮子向前的动作以及下宽上小的设计,也是大有考究,这样可以尽最大可能让铁狮能够抵抗自然风力和雨水的侵蚀,也正是这种工艺和设计,这座铁狮才得以屹立千年而不倒!

而到现代,沧州铁狮历经多次保护,却出现了越保护越受损,令人着实心痛不已,这也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任何一次盲目的干预,都可能给文物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在文物的保护工作中,应当更加注重对文物材质和历史背景的研究,采用适宜的技术和材料。

沧州铁狮子,这座历经千年的守护者,它的每一次呼吸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希望我们能保护好这份宝贵的遗产,让它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闪耀着文化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