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校内网到美团:王兴的创业逆袭之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24:5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校内网到美团:王兴的创业逆袭之路

2001年,王兴远赴美国的特拉华大学读博,那时的互联网是全球最大风口,美国有谷歌、雅虎、亚马逊,中国有百度、搜狐和网易。
王兴也想参一脚,但始终没想好干啥。
2003年,他偶然间接触到「六度分割理论」,据说你只要通过六个人,便能认识任何人。
王兴试了一下,以自己的导师为中间人,最终联系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
王兴震撼极了,他坚信社交网络将改变世界,自己绝不能错过。
圣诞节前夕,王兴一封邮件发给大学室友王慧文,一封邮件发给高中同学赖斌强,他情绪亢奋地说道:“美国这边SNS很火,国内也有人开始搞了,我们得抓紧!”
出于对王兴的信任,两人答应了,一个从中科院声学所退学,一个辞去了研发中心的工作,王兴也选择休学回国。
2004年3月,三人在清华大学周边的海丰园租了一个130平的房子,客厅摆着三张桌子当办公室,卧室则各放一张行军床,每天写代码写到大半夜,实在困得不行走两步就直接睡下了。
近半年的时间,除了楼下的几家小饭馆,三人哪都没去,断绝了一切社交和娱乐。
同年9月,他们第一个项目「多多友」终于上线,网站如其名,就是鼓励用户通过站内的朋友认识更多朋友。
这是他们寄予最大希望的项目,也是押上全部筹码的赌注。
王慧文家境清寒,银行卡上仅有2000元,为创业四处找朋友借了6万元。赖斌强则将工作后攒的所有积蓄悉数掏出,也有个几万元。
王兴呢?
自有创业念头起,他便一直在为这天做准备,他深知,创业一道,资金为重。于是养成了省钱的习惯,老爸转给他的生活费每月省下一半多,学校发给他的奖学金分文不动,就连剪头发都舍不得走进理发店,索性自个买了把理发器,常年以寸头示人,五年左右终于攒得十来万。
该习惯被王兴保留至今,并深深影响着美团这个庞然大物,以至于它被人戏称为“开水团”,意思是除了免费的白开水,其他福利非常少。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遗憾的是,成功并不会因为你付出多少心血便青睐于你,它像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
「多多友」开局即失利,由于初始的创业资金所剩无几,王兴根本没有实力宣传网站,连第一批注册用户都找不齐。
昏暗的房间内,三人失落地盯着冷清的网站页面,陷入了迷茫。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借钱!
王兴坚信社交网络这条路一定行得通,一次不成,那就拼到底,就像买彩票一样,买得多了,中奖率自然会提高。
王兴罕见地向父亲伸手借钱,王慧文、赖斌强则陆陆续续在朋友那借了20多万,人情债筑起了一座高楼。
债务越积越多,挫败感亦接连累增,第二个帮海外留学生打印照片寄给父母的「游子图」项目惨遭滑铁卢、仿造美国invite网站的「电邀」折戟沉沙……
他们一次次汲取经验,在网站增加付费点、模仿国外网站的成熟模式、策划拉新方式等等。
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失败到三人早已麻木。
就连他们的先发优势也消失殆尽,王兴归国时,国内只有清华学子慕岩一个人在搞社交网络,如今已有30余家公司虎视眈眈。
北京的冬天很冷,而他们图省钱,租了一套没有暖气的房子。凛冽的寒风穿过门窗狭窄的缝隙,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居所,日日奏乐,夜夜起舞,令屋内寒意肆虐。
王兴三人裹紧了身上的衣服,依旧冷到手指僵硬,只能一个按键一个按键地敲打代码。为活跃团队气氛,王兴干笑着说:“这样也好,可以头脑清醒地写代码了。”
事已至此,王兴依然没有绝望,他坚信终点就在前方,自己也没有选错方向,只要一步步往前挪,早晚会见到曙光。
如此熬了一年时间,事情迎来转机。
2004年2月4日,「Facebook」横空出世,这个由哈佛学生马克·扎克伯格创办的校园交友网站如病毒般在美国迅速传播,大有引爆全球的趋势。
王兴关注它,研究它,模仿它。
2005年12月8日,主打校园交友的「校内网」上线。
为宣传网站,王兴团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王兴积极赞助清华大学的各种节日和社团活动;王慧文则在各高校放送注册网站便免费用大巴车运送至火车站的福利;赖斌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