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洱海保护:从抢救性治理到生态修复的绿色转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洱海保护:从抢救性治理到生态修复的绿色转型

引用
新华网
4
来源
1.
http://www.yn.xinhuanet.com/20241020/a49449f5829e4985aa4346f7ca76b8fb/c.html
2.
https://sthjt.yn.gov.cn/xxgk/read.aspx?id=239668
3.
https://news.cau.edu.cn/mtndnew/ffce417cf97c4ccb8ef65dfc85a417f4.htm
4.
https://m.qqddc.com/qiye/teazhishi/3264782.html

洱海,这颗高原明珠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洱海水质持续向好,湖体透明度提升至2.29米,2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达100%。这一串串数字背后,凝聚着大理州在洱海保护治理方面的不懈努力和创新实践。

01

科技赋能精准治理

大理州创新构建了“天空地水”一体化感知的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实现了对洱海水质的全天候监测。该平台集成遥感监测、水质自动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测等多种手段,能够实时掌握洱海水质变化情况,为科学治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得益于此,洱海保护治理实现了从“粗放管理”到“精准施策”的转变。

02

生态修复与搬迁安置并举

为从根本上改善洱海生态环境,大理州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搬迁工程。据统计,洱海周边共搬迁安置居民1806户,腾退土地7679亩,用于建设环湖生态廊道和湿地。这条全长129公里的生态廊道,不仅有效拦截了入湖污染,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03

“洱海经验”走向世界

洱海保护的成功经验正吸引着全球目光。自2020年起,每年在大理举办的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已成为国际生态治理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今年的论坛以“携手推进生态友好的现代化”为主题,吸引了近300位中外嘉宾参与,共同探讨全球生态治理之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洱海论坛首次走出国门,在瑞士日内瓦举办欧洲边会,与日内瓦湖的水域治理经验进行交流互鉴,进一步放大了洱海论坛的国际影响力。

04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双赢

洱海保护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生态农业为例,洱海流域的农民在科技小院专家的指导下,采用绿色种植技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同时,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05

从抢救性治理到常态化保护

随着洱海水质的持续改善,洱海保护工作正从抢救性治理阶段转入保护性治理和生态修复阶段。未来,大理州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洱海的保护之路,是大理州乃至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中国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从一湖之治到生态之治,从应急抢救到常态长效,洱海正在以更加清澈的姿态,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