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一长龙!南雄九十九节龙巡游迎新春
广东第一长龙!南雄九十九节龙巡游迎新春
正月初一一大早,韶关南雄市区迎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非遗巡游活动。399米长的九十九节龙在三影塔广场腾跃而起,伴随着锣鼓声和欢呼声,这条巨龙沿着街道缓缓前行,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上午9时,来自南雄珠玑镇叟里元村的村民们身着盛装,在三影塔广场集结。他们将九十九节龙摆成“乙巳大吉”的造型,寓意着对新年的美好祝福。随着一声令下,村民们手持龙身,开始舞动这条长达399米的巨龙。
巨龙在舞龙队员的手中灵活地舞动着,时而昂首挺胸,时而腾跃飞奔,时而穿梭盘旋。在青云大桥上,巨龙横跨浈江,从空中俯瞰宛如“猛龙过江”,引得两岸观众阵阵喝彩。
巡游队伍最终来到了雄州公园广场。在这里,巨龙表演达到了高潮。只见巨龙在广场中央奔跑穿梭、跳跃舞动,并摆出“天下太平”字样,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现场观众无不为之震撼,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九十九节龙巡游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传承。据史料记载,这条巨龙最早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周朝时期。叟里元村的祖先们在久旱不雨时制作了这条龙,用于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今,这项传统已经延续了数千年,成为了南雄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南雄市珠玑镇叟里元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会长黄德东表示,舞龙不单纯是为了欢乐而舞,更重要的是表达人们的美好祈愿,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九十九节龙能够延续至今的精神内核。
除了九十九节龙,巡游队伍中还有青草狮、舞春牛等民俗表演。青草狮起源于清朝年间,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威武的气势深受观众喜爱。舞春牛则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动作,展现了劳动人民对农业丰收的美好祝愿。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这份热闹,此次活动还进行了网络直播。据统计,有40万名观众通过网络观看了这场巡游,让“广东第一长龙”的风采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九十九节龙巡游不仅为南雄市民带来了欢乐,更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文化活力。它不仅是南雄人“异姓一家、同舟共济、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更是岭南文化魅力的生动展示。这场巡游不仅增添了年味,更为南雄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