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体化推进 奏响呼包鄂乌协同发展新乐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体化推进 奏响呼包鄂乌协同发展新乐章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0471tv.org.cn/content/2025-02/01/content_80311095.html

2024年12月7日,以“凝心聚力谋发展 合力推进一体化”为主题的第八届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市长联席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会上,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正式启动。四市政府签署了交通、能源互济、物流业降本增效、黄河流域联防联控4项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四市相关部门围绕生态、教育、科技、文旅、智慧城市等领域签署10项协议,推进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

跳出城市看城市,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是都市圈建设的要义之一。2021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印发《呼包鄂乌“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呼包鄂乌一体化,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性,打造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火车头”。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呼和浩特要主动引领呼包鄂乌“一小时城市圈”,推进公共资源共享,增强区域产业、生态治理和社会治理合作,实现城市间协作联动、互补发展;推动建立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合作机制,实现互促共进、错位发展。

实施3年多来,呼和浩特市发挥呼包鄂乌“一小时城市圈”主引擎作用,与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三市共绘规划蓝图、共促规划衔接、共抓规划实施,推动区域发展迈上新台阶。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轨道上的都市圈”呼之欲出

“如今,动车又快又方便,发送频次也多,完全没有必要开车!”在呼和浩特市上班的包头市民刘世浩对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变化感慨不已。

以前,刘世浩开车上下班往返呼包两城,单程需两个多小时。近年来随着呼包两地动车的开通运营,两地的空间距离越来越小,更让“呼包同城”这个概念在他心中“具象化”。

正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持续推进,让数以万计的“刘世浩”穿梭于呼包之间,呼包鄂乌四市往来也愈发密集。

近年来,为切实发挥交通运输的支撑和先行作用,呼和浩特市紧紧围绕打造“一小时铁路经济圈、两小时公路经济圈”目标,加快建设S43机场高速、S29呼凉高速、S311武川至杨树坝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步开展S27呼鄂高速前期工作,进一步提升呼包鄂乌城市群内部公路基础设施覆盖广度、通达深度。

“我们以完善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为重点,积极推动呼包高铁、呼鄂高铁纳入国家相关规划,加快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全力推进‘建设呼和浩特新机场综合枢纽’交通强国试点任务。积极对接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打造四市‘城际公交+定制客运’运输模式,公交出行实现‘一卡通’,为呼包鄂乌四市群众出行提供了多样化服务。”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胡伟华介绍,截至目前,西向包头建成S104罗家营至达茂旗、G110毕克齐至协力气一期道路、S311武川至杨树坝公路主体已完工;东向乌兰察布S29高速公路主体已完工;南向鄂尔多斯完成S27报批前期工作。统筹布局5G通讯基站网络,累计超过4万座。争取了铁路部门加密首府通达三市的高铁、动车发送频次,目前每日达到117班次。

公共服务高效便捷,“同城化生活圈”加速成形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开发区域和经济发展核心区,呼包鄂乌四市牢牢抓住发展契机,共同搭建呼包鄂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从事项规范梳理、通办运行等方面持续释放四市通办红利,进一步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环境,推动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没想到只需要网上提交相关资料,就可以办理我在鄂尔多斯市的不动产抵押登记手续了,太方便了。”在呼和浩特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新城区服务大厅,前来咨询异地房地产抵押的郝伟对记者说。

据悉,自去年2月以来,呼和浩特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依托内蒙古自治区不动产登记一体化平台,按照“全程网办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的不动产登记一体化跨城通办服务机制,通过异地申请、属地审核、线上缴费、快递到家的模式,呼包鄂乌国有建设用地上房屋的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抵押登记等各类登记事项实现跨城通办。

“呼包鄂乌四市政务服务‘四城通办’开展以来,我们共同梳理发布了五批‘四城通办’事项,将四市本级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大部分事项纳入通办范围。”呼和浩特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副局长徐瑞介绍,“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通办事项的范围和领域,通过优化通办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助力产业协同。”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积极推动建立呼包鄂乌政务服务事项“互办互认”机制,围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取水许可、公积金、社保等领域实现“四城通办”事项1412项,共享整合四市政务数据60.3亿条,给呼包鄂乌四市群众带来了可感可及的发展变化。

吸引人才共享共赢,一体化发展大有可为

由于呼和浩特与包头地域相接,合作潜力无限,因此呼包两市同城化深入开展各领域合作便成为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2023年12月26日,呼和浩特与包头签署了加快同城化发展协议,确定了2024年两市协作重点推进事项,共达成涉及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文旅、教育、医疗卫生、政务服务、就业社会保障、智慧城市建设、产业协同等14个方面的60项具体合作事项,两市交通、科技、发改等12个部门也分别签署了各自领域的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合作走深走实。

2024年以来,呼包两市紧紧围绕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要求,推出多项创新举措,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建立起企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三位一体”职业培训供给体系。两市经广泛遴选、充分评估,决定对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授予“呼包协同发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称号。与此同时,呼包两市着重从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就业服务、提升求职能力等多方面发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总督学张红表示,下一步,围绕《呼包鄂乌“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教育系统将重点推动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紧扣职业教育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大主题,按照信息共通、资源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原则,在工作中完善协同发展运行机制,推动实现互鉴、互联、互信,探究相互引进、激励、共建机制。

青橙融媒实习记者 若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