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纪晓岚故居:一座见证北京文化变迁的百年宅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纪晓岚故居:一座见证北京文化变迁的百年宅院

引用
北京旅游网
9
来源
1.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JAZ1A8ZAoK?device=amp&device=amp
2.
http://bj.people.com.cn/n2/2024/0815/c82846-40945646.html
3.
https://s.visitbeijing.com.cn/gallery/23930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A%AA%E6%99%93%E5%B2%9A%E6%95%85%E5%B1%85
5.
http://www.siheyuan.cc/article/1.html
6.
http://cndcaheb.org.cn/index.php/article/1664/cid/24.html
7.
https://touch.piao.qunar.com/touch/detail_3745884045.html?st=a3clM0QlRTUlOEMlOTclRTQlQkElQUMlMjZpZCUzRDE1MTkwJTI2dHlwZSUzRDAlMjZpZHglM0QxNTklMjZxdCUzRG51bGwlMjZhcGslM0QzJTI2c2MlM0RUT1VDSCUyNnVyJTNEJUU1JThGJUE0JUU1JUI3JUI0JTI2bHIlM0QlRTUlOEYlQTQlRTUlQjclQjQlMjZmdCUzRCU3QiU3RA%3D%3D
8.
https://hk.trip.com/blog/beijing-foods-and-sights/
9.
http://bj.bendibao.com/tour/2021622/294703.shtm

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一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静静地诉说着200多年的历史沧桑。这里就是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纪晓岚的故居,一座承载着清代文化记忆的建筑瑰宝。

01

历史沿革:从岳钟琪宅第到文化地标

纪晓岚故居原为雍正年间兵部尚书岳钟琪的宅第。纪晓岚自11岁起便居住于此,直至39岁,后又于48岁至80岁在此生活,前后共计62年。这座宅院见证了这位文学巨匠的青春岁月和创作巅峰,也成为了《阅微草堂笔记》的诞生地。

02

建筑布局:清代四合院的典范

故居坐北朝南,占地57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二进院落。第一进院落包括广亮大门、正房和倒座房,正房五间,采用七檩勾连搭加前廊一步的结构,南立面为民国初年修缮时建的中西合璧形式装修,屋顶为镂空女儿墙,门窗为拱券形式,上雕精美图案。

第二进院落的正房即著名的“阅微草堂”,五间房屋前接勾连搭抱厦三间,硬山合瓦屋面。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株相传为纪晓岚亲手种植的紫藤萝和海棠树,至今仍生机盎然。老舍先生曾为此处紫藤萝赋诗,使其声名远扬。

03

文化内涵: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作为一座文化地标,纪晓岚故居不仅是建筑遗存,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2024年8月,为纪念纪晓岚诞辰300周年,“纪晓岚家规家训展”在此开幕,通过古朴的卷轴、珍贵的文物,展现了纪晓岚家族世代传承的家训文化。展览期间还举办了“纪晓岚文化传承与时代价值”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其文学成就和思想内涵。

04

保护与展望: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然而,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建筑也曾面临消失的危机。2000年两广路改造工程中,故居差点被拆除,幸得专家学者积极呼吁,才得以保留。目前,纪晓岚故居已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但其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专家建议,应制定专门的《名人故居保护法》,明确保护责任和程序;同时,通过购买产权、建立统一保护体系等方式,确保名人故居得到有效保护。此外,还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过立法明确民间保护团体的角色定位,构建良性保护机制。

作为一座见证北京城市变迁的文化地标,纪晓岚故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研究清代文学、建筑和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我们期待,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这座文化瑰宝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继续讲述属于它的历史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