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工拆除作业的必备指南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工拆除作业的必备指南
2024年12月,山东接连发生两起重大安全事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12月7日,山东省荣成市蓝润集团在建的齐东海通冷链仓库因保温材料起火发生火灾,导致9人遇难。此前的12月3日,山东济宁中储粮金乡县一项目在拆除仓顶伞型桁架过程中发生倒塌,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这些事故再次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特别是在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现场勘察与风险评估
在拆除作业开始前,必须对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周边环境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源。风险评估应包括:
- 建筑物的稳定性评估
- 周边设施的影响评估(如电力线路、燃气管道等)
- 作业环境的安全性评估(如地面承载力、天气条件等)
拆除方案的制定
根据现场勘察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详细的拆除方案。方案应包括:
- 拆除顺序和方法
- 安全防护措施
- 应急预案
- 环保措施
- 文明施工要求
人员培训与安全教育
所有参与拆除作业的人员都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内容包括:
- 安全操作规程
-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 应急逃生和救援知识
- 特殊工种(如电工、焊工)的专项培训
安全防护设施的准备
根据拆除方案,准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
- 安全网和防护栏杆
- 警戒线和警示标志
- 消防器材
- 应急救援设备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点
安全区域的划定与警示标识的设置
在拆除作业现场,必须划定安全区域,设置警戒线和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拆除时,要确保坠落物不会危及行人和车辆。
设备工具的安全使用
所有拆除设备和工具都必须经过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特别要注意:
- 电动工具的漏电保护
- 手动工具的完好性
- 大型设备的操作规范
局部拆除与结构加固
在进行局部拆除时,要确保剩余结构的稳定性。必要时,应采取临时加固措施,防止结构倒塌。
废弃物的安全处理
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分类堆放,并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特别是危险废弃物,必须交由专业机构处理。
监控检测与应急措施
在拆除过程中,应进行持续的监控检测,包括:
- 结构变形监测
- 环境污染监测
- 安全隐患排查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停止作业,撤离人员。
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
高处作业的防护措施
在进行高处拆除作业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
- 安全网
- 防护栏杆
- 水平安全绳
安全带、安全帽等防护用品的使用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安全带应高挂低用,确保在坠落时能够有效保护作业人员。
恶劣天气下的作业安全
遇到雷雨、大雪、浓雾或5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立即停止高处作业。在重新开始作业前,应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施工后的检查与清理
现场清理与验收
拆除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包括:
- 清除残留的建筑材料
- 恢复现场的原貌
- 检查并拆除临时设施
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
在施工结束后,应对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无遗留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
施工记录的整理与归档
所有施工过程中的记录,包括:
- 安全检查记录
- 培训记录
- 监测数据
- 应急处理记录
都应整理归档,以备查验。
建筑施工安全无小事,特别是在人工拆除作业中,更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通过科学的管理、严谨的执行和持续的改进,才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安全和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