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远市和东宁市:大马哈鱼生态保护进行时
抚远市和东宁市:大马哈鱼生态保护进行时
近日,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东宁市绥芬河河畔以及东北部的抚远市乌苏里江江边,一年一度的大马哈鱼增殖放流活动如约举行。成功放流了数十万尾大马哈鱼苗,这些鱼苗经过6个月的人工孵化饲养,长度在5厘米至7厘米之间。每年4月下旬是放流的最佳时期,能够有效提高鱼苗成活率。通过人工繁育放流,大马哈鱼种群资源得以恢复,有助于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大马哈鱼的生态习性与保护价值
大马哈鱼(学名:Oncorhynchus keta),又称大麻哈鱼、钩吻鲑、狗鲑、秋鲑、白鲑、日本鲑鱼,为鲑科麻哈鱼属的一种肉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的中高纬度地区,在产卵期有和其它鲑科鱼类一样的溯河洄游习性。
其学名的种小名"keta"来自俄语的кета,而俄语称呼则来源于满-通古斯语系北支的鄂温克语、埃文语和涅吉达尔语。汉语称呼“大马哈鱼”来自于赫哲语的"dawa imaha",民国时期学者凌纯声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在“鲑鱼”的条目下记为dau imaha——赫哲语里面"imaha"是“鱼”的意思,故意为“dawa鱼”,“daw鱼”或“dau鱼”。汉语把"dawa"/"daw"/"dau"音译为“大”,把"imaha"音译为“马哈”、“麻哈”。另外,有些地方俗名称之为“大发哈鱼”,“达发哈鱼”,则是来自于满语"dafaha"。
美国英语中通常将大马哈鱼称为“en|chum salmon”,源自支努干混杂语"tzum",意思是“斑点”或“斑纹”;而在市面上销售时则常用“en|silverbrite salmon”的称呼,意为“银光鲑”。在日语中历史上传统的称呼为nihongo|-{石桂鱼}-、鲑|さけ|sa ke(与汉语中的石桂鱼并不相同),在明治时期则改用nihongo|-{鲑}-|サケ但是使用同音的汉文训读。
大马哈鱼生存于深度浅于50 m的亚寒带和凉温带水域,通常在5 至 13 m的水深游弋。它们有着太平洋鲑中分布最广的栖息范围,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水系,从东北亚的中国东北(黑龙江和吉林)东部、朝鲜半岛东部、日本列岛、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和鄂霍次克海,到白令海以东的北美洲西海岸(包括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省以及美国的阿拉斯加、华盛顿、俄勒冈和北加利福尼亚州)。在北冰洋的拉普捷夫海和波弗特海水域也能见到少量大马哈鱼,因此在加拿大北部育空和西北地区的内陆流域(比如育空河和马更些河)也可以见到。
其它鲑科鱼类一样,大马哈鱼有溯河洄游的习性,而且是迁徙距离最远的一种太平洋鲑,在黑龙江、图们江和绥芬河等水系上游都可以被找到。在北美,少数大马哈鱼可以沿着马更些河逆流而上数千公里,向南则可以远抵哥伦比亚河以南,甚至在蒙特雷湾北部的河口和萨克拉门托河都有过目击报告。
大马哈鱼的鱼身侧扁呈纺锤型,背腹外廓相对称,头长与体高略相等,口端位,口裂大,上颌骨后延至眼的后缘,斜向下方,似鸟喙状。上下颌和犁骨皆有齿,颌齿大而锋利。眼在体轴线的下方,较大。背鳍居于体中央稍后,腹鳍起点于背鳍后方,尾鳍分叉较浅。有脂鳍。溯河洄游时,体背侧为黄绿色,腹部银白色,随著时间的推移,体色逐渐变暗,并在体侧出现10至12条紫红色纵斑纹的婚姻色。当到达产卵地时
大马哈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它也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对维持水生生物链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过度捕捞、水质污染和栖息地破坏等原因,大马哈鱼的野生种群数量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两地保护措施与成效
抚远市和东宁市作为大马哈鱼的重要栖息地,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抚远市自1989年开始实施大马哈鱼增殖放流活动,至今已连续35年,累计放流大马哈鱼苗达4394万尾。今年的放流活动中,35万尾经过7个月人工孵化的大马哈鱼苗被放归黑龙江。为确保放流活动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抚远市公证处对整个过程进行了全程监督,包括鱼苗的长度测量、称重、打氧、运输等环节,确保放流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东宁市同样重视大马哈鱼资源的保护工作。通过建立大马哈鱼保护协会,与国际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合作,采取“以养代补”“捕养结合”“封江育鱼”等措施,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同时,两地还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超声波追踪和卫星监测,对放流鱼苗的生存状况和洄游路径进行实时监测,为科学评估保护效果提供数据支持。
保护工作的意义与展望
通过持续的保护工作,两地在恢复大马哈鱼种群数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近年来大马哈鱼的捕捞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这不仅为当地渔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水产品。
然而,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气候变化、水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大马哈鱼的生存环境和洄游路径。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区域合作,完善保护机制,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共同守护这一珍贵的水生资源。
大马哈鱼的保护工作不仅是对单一物种的保护,更是对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护。通过持续的努力,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大马哈鱼在清澈的江河中自由穿梭,为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